感谢关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 登录 / 注册
中医药全球版图逐步拓展
添加时间:2016-12-2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希望能在草药和传统医学方面,和中国展开政府层面的合作。”马达加斯加卫生部药品检验及传统医学司司长玛哈瓦尼·维诺·艾美丽·尼科尔曾在采访中向记者表达过这样的期望。目前,该国没有足够能力全面评估申请注册的草药产品,她希望中国政府可以推荐一些项目、企业支持,同时协助该国制定相关质量标准。

    玛哈瓦尼的期待正在逐渐成为现实。2015年,首个由财政部批准、用于支持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的中央财政经费项目——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设立,一批基础良好的项目在政府的支持下,加速国际化布局。

    目前首批专项已执行完毕,第二批专项项目已确定并启动实施。其中,中美抗肿瘤合作项目被列入中美经济对话成果清单,中国-匈牙利、中国-吉尔吉斯斯坦等中医药合作项目被列入双边合作协议,从欧洲、美洲、大洋洲到非洲、亚洲,都已插上海外中医药中心的红旗。

    12月19日在京召开的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暨国际合作专项座谈会上,部分项目执行单位代表就项目建设经验和未来思路展开探讨。

    开疆拓土争取话语权

    “从他们说什么我们做什么,到我们说什么他们基本认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林洪生是中美中医药肿瘤合作中心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她认为,中医走向国际,扎实的科研工作是基础。

    该项目执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肿瘤研究所合作,建立国际中医药肿瘤联盟,并出版《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国家的支持给了我们底气。”项目开展后,参与联盟建设的国家和人员数量逐步增加。林洪生说,越来越多美国专家开始重视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色优势。

    ISO收载了针灸针、中药材重金属限量等7个标准;WHO发布了5版国际药典,收载了部分植物药的质量标准,同时承诺将协助制定中药质量标准。13个中药46个标准被美国药典收载;丹参、三七等66个中药标准收入欧洲药典。

    “中药标准国际化已经实现破冰之旅,应扩大战果。”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首席科学家果德安是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他认为,中药国际标准的建立,是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和加速中药产品国际注册的基础性工作,而制定中药质量国际标准不仅是科学研究,还需要大量协调沟通。应建立定期会晤交流机制并组织定期召开学术会议,在政府主导下通过专家交流,最终实现在中药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参与权、话语权直至主导权,“争取在未来10年内,有200种以上中药标准进入美国药典、欧洲药典、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国际标准体系,形成规模影响力。”

    除了科研合作和标准制定,海外中医药中心的布局也在加速推动中医药在各国的合法化,乃至进入主流医学体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匈牙利建立中东欧中医中心,推动匈牙利人力资源部(原卫生部)通过了《中医药立法实施细则》,使其成为全球第二个实施中医立法的国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建立中医中心,得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州政府医院资质认证,促进了中医药在俄罗斯的合法化。湖南中医药大学在卢森堡建立中医药中心,联合中医药企业共同出资建立中卢中医药联合基金,推动中药产品在欧盟注册上市。

    以外促内实现双赢

    “我们建中医养生康复城,既能拉动就业、提升人均GDP,又能提升当地民众健康指标,他们一听就很感兴趣。”南京中医药大学书记陈涤平介绍,中国-瑞士中医药中心是全球首家通过ISO9001:2015认证审核的中医医疗机构。该校计划建立瑞士高等中医药学院,探索中医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医教育的传承创新。

    随着国际合作专项的建设,中外双方相互认识、相互帮助、相互提高,实现双赢,项目才有可持续性。项目的执行单位不仅推动了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碰撞出维护人类健康的新思路、新方法,也在“走出去”过程中提升了自身能力。

    中国-捷克中医中心门诊部开诊以来,尽管还不适用医保结算,门诊量已达到每医生每月约400人次,就诊患者全部为捷克当地人。中医药在治疗当地群众常见的顽固性颈肩腰腿痛和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外中医药中心的建设也提升了医院自身影响力,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周华介绍,该院下一步将在上海迪士尼乐园附近建设中欧友好医院。

    “人才是关键,我们通过项目建设培养了人才。”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介绍,在专项建设过程中,国外短期培训、合作方外籍专家培训等为医院加速培养了一批中医药国际化人才。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也在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项目建设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增长近6倍。

    关键性问题待突破

    随着国际合作专项的开展,中医药海外发展话语权、主导权在进一步增强。然而,世界范围内传统医学尚处于补充替代地位、高水平外向型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等,依然是项目执行单位代表普遍提到的制约中医药走出去的关键性问题。

    果德安建议,应定期开展中药标准的人员培训,培养一批熟悉欧洲、美国药典等国际标准的人才队伍。“在主力军走出去的同时夯实人才培养基础,中医药国际化才有后劲儿。”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巡视员汤军认为。

    对于国外主流人群对中医药认知仍停留在比较肤浅层面等问题,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发展规划处处长曹叠峰介绍,今后只要孔子学院开设中医相关课程,将提供经费支持。“我们还将为来华学习中医的留学生专门设置中医类奖学金,同时建立面向孔子学院的中医专职教师队伍。”

主办单位: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
地     址:北京市房山区广阳中路绿地启航国际15号楼1206室

邮      编:102400

京ICP备150107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