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医,与代表科技前沿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看似隔着遥远的距离。但在日前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办的梅奥广安中西医结合学术讲堂暨第二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计算机医学年会上,来自中国中医界、美国西医界和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专家,却试图推动两者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最传统和最现代的碰撞,将激起多少火花,迎接何种挑战?中医能开拓出怎样的健康蓝海?
中医特点契合大数据优势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计算医学会会长、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有着跟绝大多数同行不同的从业经历。这位学中医出身、在国内知名综合医院学习过两年西医的新一代中医人,近10年还在美国梅奥医学中心从事呼吸及重症、替代医学等领域的工作。在对中美两国最顶级的中、西医机构深刻了解、对照后,李光熙发现,古老的祖国医学较之西医,越来越显示出理念优势和可操作性。
“比如,中医强调预防,自古就有‘上医治未病’的说法。中医强调整体观,将疾病投射到人体生理特点、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中予以考量。”李光熙将这些理念与梅奥的同事交流后得到高度认可,并探索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理念和操作优势引入中医领域。
“以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为指导,我们在ICU治疗上,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危重症患者进行信息采集、智能化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给医生做预警和决策支持。”梅奥医学中心呼吸重症监护研究室主任Ognjen Gajic介绍。如今,相关做法已在广安门医院落地。“第一代的计算医学、人工智能,把更多时间用在人工录入信息方面,造成信息过载,反而令人无所适从。现在的大数据技术已经进步很多,未来必将发掘更多的医学空间。”Ognjen Gajic说,基于这一认知,他对中医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前景充满期待。
负责美国梅奥医学中心ICU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发项目的李智远博士提出,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中医领域意义重大。如知名中医传承主要通过设立流派传承基地或工作室,以人传人的方式进行,一位老师三五年只能带几个徒弟,人才培养速度和规模受限;中医临床数据积累不充分、不系统。而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技术,有望将知名老中医的诊疗思想、辨证逻辑和处方经验进行整合,形成在线辅助学习和辅助诊疗系统,帮助更多医生提升诊疗能力。随着诊断病例数增加,云端将产生大量临床数据,通过标签化及数据清洗使数据更具有价值,为中医发展提供数据基础。
大数据助推放大中医优势
在ICU领域小试牛刀后,李光熙、李智远和中医、临床、IT等领域的专家们,期待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在中医更多领域一展身手。
他们相信,在整个健康大链条上,“中医+大数据”大有可为:“我们在急危重症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开端,但这个环节做得再好,都是在疲于应对,关键是如何把病人减少、把病情延缓,让不得不住进ICU的病人尽快好转。”李光熙说,大数据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有望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做好慢病管理和预防,并通过智能分析,为患者量身定制具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方案。
“目前,我国的慢病人群约有3.5亿。这些人起病隐匿,发病时间长,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如不予以有效预防管理,将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慢病管理中心主任王师涵说,应该结合中西医慢病管理的优势,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基础,对慢病患者进行综合管理。整个过程中,对接可穿戴设备,监测管理效果,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分析数据,适时调整方案。“这一模式,在康复环节同样适用。”
此外,当病人到医院就诊时,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构建的名老中医诊疗思维模型,“小医生”也有望开出“大处方”。“普通中医师与名老中医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辨证分型和方剂的使用上。”李光熙分析,中医诊疗的流程分为3步:第一步,望闻问切,采集信息;第二步,四诊参合,辨证分型;第三步,君臣佐使,构思方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名中医诊疗流程的追踪和信息分析,发现名老中医的辩证方式、组方思路,建立名老中医诊疗思维模型,模拟名老中医给出方剂建议,供临床医生参考借鉴。”
让中医人欣慰的是,上述思路在一些领域和环节已经开始探索应用。近年来,我国不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健康小屋里添置了中医体质辨识仪器。此类仪器就是基于中医专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对国民体质大数据进行分析建模而研发的。当居民输入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问卷信息后,就能获得一份个性化中医体质分析报告,报告附有专门的中医饮食、运动、起居建议等治未病方案。
挑战重重从“握手”开始
虽然前途光明,但采访中,不少专家也冷静地表示,要让中医传统理念和技术插上信息化翅膀,挑战同样不少。
李智远举例,中医跟西医相比,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手段,都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比如,同样一种疾病,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流派,治疗方法就有差异;不同的秉承,用药往往也不同。这就对人工智能学习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当前,虽然人工智能的前沿领域是模糊数学,相较之前的算法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要推动这种进步,需要更大、更完整的数据做支撑。囿于中医数据采集不够系统完整,中医与人工智能的携手必定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学习、纠错和完善过程。
“医疗和保健、康复有着巨大的区别,因此要将中医理念铺满健康链条,理念、手段和实现方式的‘握手合作’,也势在必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郭建军举例,“比如,一名患者既有心脏病又有关节病,骨科医生不让患者动,怕动多了腿就毁了;心内科医生说一定得动,不动对心血管健康不利。好在中医理念和文化都有整体观,会变通,也有个人针对性。运动专家和中医专家合作,利用大数据,有望寻找最佳方案。”但他同时强调,目前人们只是意识到了医体融合的优势和必要性,未来实践还需要长期沟通磨合。
谈到实践,就涉及到依从性问题。李光熙以慢病管理为例说,要管理好、出效果,患者的依从性必须得到保障。他坦言,要搜集海量信息,当前最有效的方式是应用可穿戴设备。“但绝大多数慢病患者是老年人,他们不习惯甚至不会使用电子设备。因此,即刻要做的是,与老年患者面对面沟通,建立起情感联系,了解他们的诉求和难处,解疑释惑,给予慰藉。”
“技术只是工具,是支持,而不是主导。”李智远毫不讳言技术的边界和局限。
“对于健康服务来说,关怀大于一切。中医向来强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这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李光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