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在《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中,也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地位,提出要坚持预防为主,推动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并强调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国家将中医药健康管理等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补助标准不断提高,服务规范流程不断完善,居民获得感不断增强,全国近一半65岁以上老年人接受了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干预服务。
在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因素中,生活方式占相当大的比重,慢性疾病的发病多与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中医药恰如针对慢性病的一剂有效“疫苗”,通过生活方式调节,防病于未起之时;通过中医药干预,止病于初起之际,阻截转变于发病之中,达到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的目的。
中医治未病具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三大优势,对健康人群的疾病预防、亚健康人群的病情控制,以及慢性病患者的防止复发等具有重大意义。中医治未病既能针对不同季节、地域的气候物候之常规变化防治一系列常见、多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同时能针对人体亚健康状态进行调治和慢病管理,发挥其独特优势,还可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体质特点,进行适当干预,以养神健体,提高抗邪能力,更趋完善地进行慢性病预防,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外,从成本上看,中医预防保健的手段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其预防成本远远低于治疗成本。
治未病历来是中医的强项。历经千年传承发展,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已趋向成熟,未来势必成为预防慢病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