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东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时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对于中医药文化如何走向世界,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坚持正确理念,知“白”守“黑”是关键,即在坚守中医之“魂”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和现代化。
坚守中医之“魂”
“中医药近百年来遇到的危机实质是文化危机。中医药未来的发展也取决于中医药文化理念的存废。”张其成认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中医药文化。
他说,天人合一、整体观、“气”“阴阳”等一系列中医特有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正是我们应当坚守的中医之“魂”。
但坚守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画地为牢。中医药形成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吸收先进科技成果的过程。中医药文化在发展、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成果。
中医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饱受争议和质疑。张其成将这一困境总结为中医药现代化悖论。在他看来,中医的起源远早于现代科学,有许多现代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但无法解释并不等同于不合理,只是反映出两种体系的沟通存在一定障碍。
“老中医们认为现代化就不是中医了,现代科学研究者又不断发出质疑中医的声音。”张其成认为,在这种困境中,中医人应该懂得知“白”守“黑”。“白”代指西医,因为西医象征一种对抗性强的“阳”文化;“黑”代指中医,因为中医把人与天地万物视为一个黑箱,善于从整体思考问题。知“白”守“黑”就是要在领悟中医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中体西用,在坚守中医药之“魂”的同时将现代技术手段应用于中医药。
做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先行者
中医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杰出代表。张其成认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中医药文化的地位毋庸置疑。
张其成表示,“一源三流”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中和”思想。其中,“一源”是指易经,“三流”则是指儒释道三种文化流派。易经讲究“阴阳中和”,儒家讲究“中庸”“仁和”,佛教流传至中国讲究“中观”“圆和”,道家讲究“中道”“柔和”。三流之中,儒家偏阳,鼓励积极进取;道家偏阴,鼓励自然无为,佛家则强调守空。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的“和”思想最讲究守中,追求整体平衡,阴阳不偏。
张其成用太极图作比喻:儒家就像是白色的部分,道家就像是黑色的部分,佛家是外面的圈,而中医则是阴阳中间的曲线。
“古代农学、历法、天文到今天都已经提及甚少,只有中医依然非常有活力。”张其成认为,中医药文化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没有中断,其重要原因在于中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也正因如此,中医药文化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先行者。
2017年7月,由张其成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研究”开题。课题的主要内容是从中医药文化的“心”“手”“脸”三个层面以及“传下去”“传出去”两个维度去探讨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途径。
张其成解释说,所谓中医药文化的“心”就是中医的核心价值、思维方式,这是中医的灵魂;所谓“手”,就是指中医自古以来的诊疗方法,既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又包括导引、针、灸、砭石、药等医疗方法,在中医院中也可以表现为规章制度;所谓“脸”就是中医的品牌形象。
在世界舞台上分享中医药
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这不仅是全体中医人的时代使命,而且是摆在当代中医人面前的历史考卷。
张其成认为,让中医药走向世界,需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统计,从战国至1949年,存留于世的中医药图书共计12124种。加上陆续发现的中医药出土简帛文献和传世的孤本、秘本,中医古籍数量相当可观,深入挖掘大有可为。
同时,要挖掘传统文史哲和科技典籍,特别是《道藏》中与医药养生相关的宝贵资源。这些都是“物”的资源。
此外,还要重视“人”的资源。关注健在的国医大师和各级名老中医专家,做好口述史研究和人类学田野调查。
“让中医药走向世界,还必须在不偏离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张其成指出,创造性转化就是要赋予中医药这一传统文化新的内容、新的属性,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使其能够伴随历史进程和时代变迁而更新;创新性发展则是要开发传统文化中的既有内容,开发出新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方式,赋予中医药文化新的活力。无论是创造性转化还是创新性发展,都需要中医药与其他学科、专业杂交、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例如青蒿素这样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对中医药的推广传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其成说。
“我们要清醒看到,虽然近年来中医药国际化取得很大成绩,但目前仍只有部分国家承认中医药的合法地位,而且大部分只认可针灸而不认可中药。”张其成说,中医药走向世界,还需要实现产业化和现代化。这就需要改革中医药体制,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快中医药产业化进程。让科研先走出去,让数据说话,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医药机理。只有研发出既符合中医理论、作用机理又确切的产品,才能让外国人从心存犹疑到心服口服。
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过程就是文明交流互鉴、共建共享的过程。在张其成看来,要想让中医药走出去行稳致远,仅立足中医药自身是不够的,还要尊重文化多样性,跨越文化差异和语言转化的鸿沟。这就需要弄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质,摸清受众需求,多用受众能理解、好接受的方式来展示中医药发展成果。应利用好海外的孔子学院和中医中心等平台机制,加强与海外各类中医药团体平台的整合,借助新媒体手段,不断提高中医药国际传播的文化认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