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
登录 / 注册
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为健康中国建设作贡献
添加时间:2019-03-1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推动解决重点民生问题’‘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中医药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触动最大的,也是让我思考最多的内容。”这是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对记者讲的第一句话。
日前,记者就两会提案、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困难问题和今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工作重点进行了专访。
中医药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大好时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中医药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于文明说,党中央、国务院把中医药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中西医并重卫生健康方针,颁布实施中医药法,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建立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于文明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人勤奋工作,中医药事业取得了较大成就。
一是中医药服务体系得到加强、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中医类医疗机构达5.4万个、诊疗10.2亿人次,防治甲流等传染病取得良好效果,中西医临床协作提升了心血管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诊疗水平。
二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得到重视,独立设置的中医药本科院校有25所,评选表彰两届国医大师60名和首届全国名中医100名,建立了2164个名老中医药专家和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三是科技创新取得一系列成果,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3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立,41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四是中医药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中医药纳入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29个中医药国际标准制订。
五是中医药产业发展和扶贫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绩。
破解发展“难题”,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
“尽管近年来中医药事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是中医药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瓶颈,集中表现为‘三个不适应’。”于文明分析说,一是中医药服务与人民群众希望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吃上好中药的需求不适应,二是中医药作为卫生等“五种资源”的独特价值作用与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的贡献度、显示度还不匹配,三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程度与其获得的重视程度还不成比例。
要破解中医药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对症下药”。于文明指出,究其根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农村基层的中医服务能力仍较薄弱;
二是中医药人才待遇和评价机制导向有偏差,人才激励使用政策机制不够健全;
三是传承不足、创新滞后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符合中医药规律和特点的科研、教育、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和评价体系不太完善;
四是鼓励支持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政策机制有待健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尚未建立;
五是省以下特别是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还比较弱。
于文明告诉记者,今年他带来了《关于多措并举提升基层中医药人员待遇的提案》《关于在国家医保制度中进一步支持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提案》《关于从源头保证道地药材质量的提案》《关于加快出台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的提案》《关于鼓励发展多层次商业健康保险的提案》等。
他希望这些提案能得到关注,希望有更多政策举措能促进中医药理论内涵实质、特色优势得到丰富发展,中医药疗效及防病治病能力得到彰显,高素质人才队伍得到加强,中药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希望以上这些难题能够破解,“希望各部门通力合作,在全社会形成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合力”。
担当责任使命,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聚焦新时代新思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刻理解把握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要求,切实担负起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责任使命。”于文明表示,下一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动作出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体部署。
于文明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紧密联系中医药工作实际,增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能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自觉,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行动自觉。
“持续贯彻实施中医药法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要坚持依法发展中医药,今年仍要把加强配套制度建设作为贯彻实施中医药法的重点工作。”
于文明说,今年将开展中医药学术传承制度试点,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调研中医诊所备案制度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改革的实施情况,各地要加快制修订中医药地方性法规,把中医药法作出的制度设计转化为一项项推动中医药发展的硬招实招。加强部门之间协作,治理打着“中医药”旗号,危害人民健康利益的违法行为,让真正的中医药服务惠及人民群众。积极发挥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构建共同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
于文明说, 2019年将纵深推进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按照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作出的部署,聚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把已经明确的政策举措抓好抓实。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要紧紧围绕深化医改的方向目标、任务举措,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不断深入推进医改中医药工作,努力做到中西医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同考核。
对下一步如何加强和进一步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在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以及在三医联动政策机制中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于文明强调,希望各地中医药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多种模式机制的改革试点,“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破解中医药传承发展应用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中医药人才等优质资源均衡发展、下沉基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聚焦人民健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在完善优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方面出实招。”于文明说,将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推进重大疾病中西医协作攻关,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作用。同时聚焦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贡献率,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学科内涵传承是基础,疗效是关键,人才是第一要素。”于文明表示,聚焦队伍建设、推动改革健全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通过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继续推进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的评选表彰,建立健全吸引、稳定中医药人才的保障和长效激励政策机制,鼓励激发中医药人才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水平的活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聚焦中医药学科能力提升,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传承是根基,创新是学科与时俱进的动力。要建立多学科、跨领域共同参与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科研方法学体系和评价机制,“力争在重大疾病防治、重大新药创制、重大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在接受采访中,于文明反复强调,中医药事业一直受到党中央关怀和人民群众喜爱,中医药发展一定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服务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定要体现特色优势、彰显时代价值作用,一定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这也是新时代下,每一位中医药人肩负的光荣使命和责任。”于文明说。
日前,记者就两会提案、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困难问题和今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工作重点进行了专访。
中医药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大好时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中医药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于文明说,党中央、国务院把中医药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中西医并重卫生健康方针,颁布实施中医药法,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建立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于文明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人勤奋工作,中医药事业取得了较大成就。
一是中医药服务体系得到加强、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中医类医疗机构达5.4万个、诊疗10.2亿人次,防治甲流等传染病取得良好效果,中西医临床协作提升了心血管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诊疗水平。
二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得到重视,独立设置的中医药本科院校有25所,评选表彰两届国医大师60名和首届全国名中医100名,建立了2164个名老中医药专家和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三是科技创新取得一系列成果,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3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立,41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四是中医药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中医药纳入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29个中医药国际标准制订。
五是中医药产业发展和扶贫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绩。
破解发展“难题”,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
“尽管近年来中医药事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是中医药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瓶颈,集中表现为‘三个不适应’。”于文明分析说,一是中医药服务与人民群众希望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吃上好中药的需求不适应,二是中医药作为卫生等“五种资源”的独特价值作用与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的贡献度、显示度还不匹配,三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程度与其获得的重视程度还不成比例。
要破解中医药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对症下药”。于文明指出,究其根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农村基层的中医服务能力仍较薄弱;
二是中医药人才待遇和评价机制导向有偏差,人才激励使用政策机制不够健全;
三是传承不足、创新滞后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符合中医药规律和特点的科研、教育、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和评价体系不太完善;
四是鼓励支持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政策机制有待健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尚未建立;
五是省以下特别是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还比较弱。
于文明告诉记者,今年他带来了《关于多措并举提升基层中医药人员待遇的提案》《关于在国家医保制度中进一步支持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提案》《关于从源头保证道地药材质量的提案》《关于加快出台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的提案》《关于鼓励发展多层次商业健康保险的提案》等。
他希望这些提案能得到关注,希望有更多政策举措能促进中医药理论内涵实质、特色优势得到丰富发展,中医药疗效及防病治病能力得到彰显,高素质人才队伍得到加强,中药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希望以上这些难题能够破解,“希望各部门通力合作,在全社会形成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合力”。
担当责任使命,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聚焦新时代新思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刻理解把握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要求,切实担负起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责任使命。”于文明表示,下一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动作出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体部署。
于文明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紧密联系中医药工作实际,增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能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自觉,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行动自觉。
“持续贯彻实施中医药法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要坚持依法发展中医药,今年仍要把加强配套制度建设作为贯彻实施中医药法的重点工作。”
于文明说,今年将开展中医药学术传承制度试点,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调研中医诊所备案制度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改革的实施情况,各地要加快制修订中医药地方性法规,把中医药法作出的制度设计转化为一项项推动中医药发展的硬招实招。加强部门之间协作,治理打着“中医药”旗号,危害人民健康利益的违法行为,让真正的中医药服务惠及人民群众。积极发挥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构建共同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
于文明说, 2019年将纵深推进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按照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作出的部署,聚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把已经明确的政策举措抓好抓实。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要紧紧围绕深化医改的方向目标、任务举措,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不断深入推进医改中医药工作,努力做到中西医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同考核。
对下一步如何加强和进一步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在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以及在三医联动政策机制中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于文明强调,希望各地中医药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多种模式机制的改革试点,“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破解中医药传承发展应用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中医药人才等优质资源均衡发展、下沉基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聚焦人民健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在完善优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方面出实招。”于文明说,将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推进重大疾病中西医协作攻关,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作用。同时聚焦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贡献率,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学科内涵传承是基础,疗效是关键,人才是第一要素。”于文明表示,聚焦队伍建设、推动改革健全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通过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继续推进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的评选表彰,建立健全吸引、稳定中医药人才的保障和长效激励政策机制,鼓励激发中医药人才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水平的活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聚焦中医药学科能力提升,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传承是根基,创新是学科与时俱进的动力。要建立多学科、跨领域共同参与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科研方法学体系和评价机制,“力争在重大疾病防治、重大新药创制、重大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在接受采访中,于文明反复强调,中医药事业一直受到党中央关怀和人民群众喜爱,中医药发展一定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服务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定要体现特色优势、彰显时代价值作用,一定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这也是新时代下,每一位中医药人肩负的光荣使命和责任。”于文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