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 登录 / 注册
助力中医药科研跑出“加速度”
添加时间:2021-08-0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在北京市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科技园内,施工队正日夜兼程地赶工,在这片空地上,将建起4000余平方米的实验室组成的中医药疫病防控中心。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医药疫病防控中心揭牌仪式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强调:“中医药疫病防控中心将承载建设中医药行业首个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为中医药防疫抗疫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建设昭示着中医药科研发展跑出“加速度”。

加速发展:把抗疫的成果固定下来

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指通过防护屏障和管理措施,达到生物安全要求的微生物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由于能避免实验人员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并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感染和泄露,它是开展传染病防治、生物防范和应用生物安全研究的必备实验场所。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的防护级别较高,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甚至致死疾病的微生物或其毒素,比如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病毒。

“应对大型传染病,科研攻关是有力武器,而做好科研攻关,硬件设施和平台建设必须跟得上。”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处长、医学实验中心主任杨洪军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武汉抗疫科研攻关组主要负责人,他对此有着深刻体会。

2020年1月25日,首批国家中医医疗队赶赴湖北武汉抗疫前线,整建制接管主要收治重症患者的武汉金银潭医院南一病区,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58例,出院140例,(危)重型患者治愈出院率88%,中医药使用率高达90%以上,高治愈率、低死亡率展现了中医药抗疫的强大实力。

“大疫出良方,要把中医药抗疫的成果固定下来。”黄璐琦说,中医药不但经得住临床实践的考验,更经得起科研攻关的淬炼,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原理阐释清楚,让中医药在疫病防控中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

2020年2月,在武汉抗疫前线,临床救治和科研攻关两条战线同时开足火力,黄璐琦带领团队日夜奋斗,加紧研究中医经典方剂对新冠肺炎病毒的作用机理。然而,正当研究进行到紧要关头,却遇到了难处——整个中医药行业没有一所生物安全防护达到三级的实验室,新冠肺炎病毒的动物模型实验无法正常开展。杨洪军感叹:“科研平台和硬件设施真是中医药科研的短板!”

后来,黄璐琦的团队几经周折联系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在那里,化湿败毒颗粒治疗新冠肺炎的动物模型评价实验终于顺利完成。“稍晚一步就赶不上,当时所有的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几乎都是满负荷运转。” 首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吕诚介绍,由于对实验条件要求极高,全国范围内的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非常少,开展中医药科研项目的更是寥寥可数。

“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必须加强。”抗疫时为找实验室而急得几天几夜没合眼的黄璐琦被深深触动了。终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承载着特殊职责和使命的中医药疫病防控中心正式成立,中医药行业将拥有自己的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意味着中医药科研发展的步伐将加速迈进。

加速建设:中医药科研需要“整建制”阵地

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把“三药三方”等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成果固定下来,持续推进公共卫生科技创新发展,建设“平战结合”的中医药特色疫情防控机制,这是中医药疫病防控中心肩负的重任。

“中医药疫病防控中心意义重大,因为它是中医药科研的‘整建制’阵地。”杨洪军解释,所谓“整建制”就是在组织制度、科研管理、科研思路等方面全部遵循中医药自身规律。

什么是中医药自身规律?杨洪军表示,“人用经验”“真实世界”就是中医药自身规律最重要的特征。中医药传承数千载,凝聚着无数先贤智慧的临床实践经验是中医药科研的指路灯,如屠呦呦研究员发现青蒿素就是从《肘后备急方》记载的实践经验中得到的启示。

“现代科技要为中医药所用。”杨洪军谈到,中西医都是在认识生命、解读生命、疗愈生命,因此不应排斥生命科学的技术和成果,分子生物学、药代动力学、网络药理学等不是西医的专利,中医药科研完全可以拿来就用,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而产生新成果、攀越新高峰。

目前,中医药疫病防控中心正在加紧建设中,各方面配套设施都严格按照标准配备,为承接中医药高水平科研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黄璐琦看来,最难的是人才建设,首先要通过“引进来”机制,引进经验丰富的生物安全专家,保证实验室规范运行,再通过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疾病监测、感染控制、实验室检测、基于中医疫病理论的疫情预测预警、传染病治疗药物研发等领域的深入合作,不断提升中医药科研工作者的生物安全素养和疫病防控能力,努力打造同时具备中医药原创思维和现代科研素质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加速攻关:用现代科学讲清中医药原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黄璐琦认为,过去讲不清中医药学原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硬件设施和平台建设跟不上,而随着中医药疫病防控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的日益完善,怎么深化科研攻关,怎样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成了摆在中医药科研工作者面前的新问题。

“深入挖掘中医药理论内涵,同时运用好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黄璐琦说,中医是整体论,能看到幅员辽阔的森林,西医是还原论,能看到树木细致的纹理,他希望在科研实践中融通中西医优势,让中医药科研结出的硕果既能展现森林之辽阔,又能呈现树木纹理之精致。

“每一张中药处方都有生命。”黄璐琦带领团队尝试用网络药理学等现代科技方法阐释中药复方的内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复方中各药物之间的网络关系逐渐明晰,但他认为,“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中医药理论的内涵非常丰富,仅靠网络药理学等科技手段剖析其作用机制远远不够,还要以中医原创思维看到整体功能,中西医联手必能将生命图景描绘得更为生动。

“更多高水平的中医药科研项目将在中医药疫病防控中心开展。”黄璐琦期盼,中医药科研攻关不断加速,用现代科学讲清中医药原理,同时以中医药的深邃内涵促进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以此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让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主办单位: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
地     址:北京市房山区广阳中路绿地启航国际15号楼1206室

邮      编:102400

京ICP备150107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