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当前中医药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一定要乘势而上、有所作为。”在庆祝2021年中国医师节中医师线上座谈会上,“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医师协会中医师分会会长张伯礼院士提出希冀。
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为庆祝医师节的到来,中国医师协会中医师分会召开线上座谈会,向中医医务工作者们致以节日的问候,为更好践行中医人的初心使命、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智慧。
传承为基,创新为本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怎样才能行稳致远?中医人应当如何作为?与会专家们给出了他们的见解。
张伯礼强调,要重视利用现代科学,深入研究阐释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和疗效。“目前,我们正在开展中医药抗疫工作经验的梳理和总结,利用一年多以来产生的数据进行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同时,新药的评价和研发工作也要同步展开,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当前,中医药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作为中医人,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医临床,坚持传承创新,传承是基础,创新是根本。只有把中医的精髓传下来、接得稳,才能更好地创新发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认为,要重视研究“因人、因时、因地”的三因理论以及古方今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医,提升中药质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疫情暴发以来,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奔赴多地参与疫情救治工作,如今他正在江苏南京抗疫一线迎战“德尔塔”。“中西医结合在新冠肺炎救治中取得了确切的成效,能够有效防止轻症转重症,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同时,作为临床医师,我认为不仅要在抗疫中做好中西医结合,还要在多发病、常见病、重大疾病及一些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中,用好中西医结合手段,形成切实有效的中国方案。”张忠德提出,要坚定信心,守住理论基础,用现代科技成果助推中医药发展,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医故事。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我们中医人的初心就是救死扶伤、维护健康,用最小的花费治好病,让人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因此不论是预防、治疗还是康复环节,中医人都要践行自己的初心,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维护患者的根本利益。”张伯礼表示。
四川作为中医药大省,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连续四年的医师节,省长都亲临我院,慰问一线医务人员,这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和鼓舞!”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谢春光表示,医院派出的医疗队在援鄂期间实现病区176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51例)零气管插管、零有创呼吸机使用、零体外膜肺氧合(ECMO)使用。将继续坚持以学术为引领,加强临床、教学、科研有机融合和良性循环,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高度注重中医药传承,集聚省内外优质资源,多举措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党委书记肖臻介绍,“严谨、仁爱、继承、创新”是龙华医院的医院精神,它铭刻在每位医务人员的心中,“除了做好日常的医疗工作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抗震救灾、健康扶贫等第一线,都有中医人的身影,也正因为大家的拼搏与负重前行,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源源动力。今年医师节,医院针对老年患者多的特点,积极开展助老志愿服务,同时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健康咨询活动,为百姓健康造福。”
“抗疫的‘中国方案’让我们对中西医协同的优势有了更深切的认知,对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健康发展模式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谢胜表示,为了更好地践行中医人的初心和使命,将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步伐,培养一支具有“中医魂”的人才队伍,构建具有中西医协同优势的全方位全周期的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体系,以开拓的创新思维、确凿的临床疗效,扎实的中医与现代医学专业素养、广阔的国际视野让“老中医”开出“新处方”,在建设健康中国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广大中医药人始终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和‘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 中国医师协会中医师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表示,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队作为第一支中医援鄂抗疫队伍,2020年年初在黄璐琦院士带领下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充分体现了中医药人的抗疫担当,中医药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师分会要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下,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努力打造中医师之家,不断提高中医师队伍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为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服务健康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当前中医药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一定要乘势而上、有所作为。”在庆祝2021年中国医师节中医师线上座谈会上,“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医师协会中医师分会会长张伯礼院士提出希冀。
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为庆祝医师节的到来,中国医师协会中医师分会召开线上座谈会,向中医医务工作者们致以节日的问候,为更好践行中医人的初心使命、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智慧。
传承为基,创新为本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怎样才能行稳致远?中医人应当如何作为?与会专家们给出了他们的见解。
张伯礼强调,要重视利用现代科学,深入研究阐释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和疗效。“目前,我们正在开展中医药抗疫工作经验的梳理和总结,利用一年多以来产生的数据进行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同时,新药的评价和研发工作也要同步展开,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当前,中医药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作为中医人,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医临床,坚持传承创新,传承是基础,创新是根本。只有把中医的精髓传下来、接得稳,才能更好地创新发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认为,要重视研究“因人、因时、因地”的三因理论以及古方今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医,提升中药质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疫情暴发以来,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奔赴多地参与疫情救治工作,如今他正在江苏南京抗疫一线迎战“德尔塔”。“中西医结合在新冠肺炎救治中取得了确切的成效,能够有效防止轻症转重症,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同时,作为临床医师,我认为不仅要在抗疫中做好中西医结合,还要在多发病、常见病、重大疾病及一些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中,用好中西医结合手段,形成切实有效的中国方案。”张忠德提出,要坚定信心,守住理论基础,用现代科技成果助推中医药发展,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医故事。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我们中医人的初心就是救死扶伤、维护健康,用最小的花费治好病,让人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因此不论是预防、治疗还是康复环节,中医人都要践行自己的初心,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维护患者的根本利益。”张伯礼表示。
四川作为中医药大省,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连续四年的医师节,省长都亲临我院,慰问一线医务人员,这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和鼓舞!”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谢春光表示,医院派出的医疗队在援鄂期间实现病区176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51例)零气管插管、零有创呼吸机使用、零体外膜肺氧合(ECMO)使用。将继续坚持以学术为引领,加强临床、教学、科研有机融合和良性循环,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高度注重中医药传承,集聚省内外优质资源,多举措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党委书记肖臻介绍,“严谨、仁爱、继承、创新”是龙华医院的医院精神,它铭刻在每位医务人员的心中,“除了做好日常的医疗工作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抗震救灾、健康扶贫等第一线,都有中医人的身影,也正因为大家的拼搏与负重前行,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源源动力。今年医师节,医院针对老年患者多的特点,积极开展助老志愿服务,同时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健康咨询活动,为百姓健康造福。”
“抗疫的‘中国方案’让我们对中西医协同的优势有了更深切的认知,对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健康发展模式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谢胜表示,为了更好地践行中医人的初心和使命,将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步伐,培养一支具有“中医魂”的人才队伍,构建具有中西医协同优势的全方位全周期的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体系,以开拓的创新思维、确凿的临床疗效,扎实的中医与现代医学专业素养、广阔的国际视野让“老中医”开出“新处方”,在建设健康中国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广大中医药人始终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和‘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 中国医师协会中医师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表示,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队作为第一支中医援鄂抗疫队伍,2020年年初在黄璐琦院士带领下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充分体现了中医药人的抗疫担当,中医药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师分会要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下,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努力打造中医师之家,不断提高中医师队伍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为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服务健康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