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
登录 / 注册
“治未病”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群策群力
添加时间:2015-07-06 来源:本站
近日,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就当前“治未病”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向广大会员与相关专家征求了意见,多位专家从实际出发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经集中整理,现将意见统一发布,期对“治未病”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1.“治未病”尚未深入人心,尚不能真正发挥作用,效果还不确切、群众不认可;
2.无规范标准;
3.很多项目无收费依据,且不能进入医保范围;
4.“治未病”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知晓度低,“治未病”理念灌输渠道不畅,科普投入经费不足;
5.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专科建设及专项经费不足,设备缺乏;
6.“治未病”科室功能定位不清;
7.中医院的工作都是围绕中医,所以很多服务项目重复,组织另一班人马开展“治未病”有困难,拼凑人员,就更难开展工作;
8.社会“治未病”机构鱼龙混杂,让治未病走向庸俗化。
二、对“治未病”工作献计献策:
1.进一步修订治未病科室的建设标准,明确其功能定位,建立科室技术规范,建立可行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使治未病工作得到群众及医疗行业认可;
2.物价政策及早落实;
3.解决“治未病”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问题。医保应大力支持,应该将更多的中医传统疗法、中医药膳、药酒、药茶、非药物疗法、中药丸剂、中药胶囊、中药水滴丸的加工制作等方法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4.提高“治未病”项目的收费标准。中医的传统疗法基本靠人工完成,使用的仪器较少,医务人员投入的精力较多,有的治疗基本上是一对一的个性化治疗,工作非常辛苦,因此,应较大幅度的调整收费标准,让劳动体现价值,让从业人员安心,解除其后顾之忧,也才能做到解除以药养医的目的;
5.加强“治未病”队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治未病教材建设,大力培养治未病的专科人才,充分整理、挖掘古代中医治未病的经验与技术,加快治未病学科体系的建设,建立中医学一级学科下的治未病二级学科,逐步设立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导师制,在有条件的三甲医院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扩大中医治未病在国际上的影响与力度;
6.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利用全国性的网络、电视、平面媒体,大力宣传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提高老百姓的知晓率,使预防大于治疗深入人心,让中医、西医防治疾病的阵地前移,充分发挥中医治疗疾病“简、便、验、廉”的特色,目前治疗疾病是在救火!没有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7.制订干预疗法标准化流程。应以干预疗法作为分组依据,组建各专项协作工作组,由组长单位牵头,将疗效较好、易于推广的干预疗法形成标准化流程,在全国“治未病”领域予以推广使用;
8.建立专业组,设立牵头单位:如慢病防治组、健康防病组等,真正开展中医药专业的“治未病”防治工作,研究规范,得到疗效,群众认可,自然有商机可发展,避免急于求成,利益第一;
9.加强政策支持与倾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加强、扩大中医传统治疗技术基地、民族医传统治疗技术基地的申报与支持力度,从政策上给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大力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让其大力发展中医,弘扬中医,真正把中医健康养生产业做大做强;
10.治未病的概念,不是简单地未病先防,应该包括:中医养生、中医体检、慢病防控;应该是全科的内容,在这方面我们喊得多,做的少,做了被认可的少。应该在健康饮食、健康运动、健康茶饮、健康中医非药物治疗等方面,建立标准、规范,个别私立企业打着“治未病”理念,进行营销,损害治未病专业发展及群众对治未病的认可;
11.治未病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含的内容太广,各个医院、各个地区的领导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难以达成一致统一的意见。 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分步骤开展治未病工作,从中医检查、评估、干预及慢病管理均在治未病科或者中心,明确与临床各科室所采取的干预措施的差异和区别;
12.“治未病”科属于临床一级科室,同时兼有部分职能,在医院很难定位。虽然可以整合院内部分医疗资源,但由于牵涉到很多具体问题,所以实际上很难操作。 最好能给“治未病”科一个明确的定位,临床一级科室就不兼有职能,有职能就无需成为临床一级科室。否则会带来很多的负面效应;
13.进一步鼓励支持治未病科研项目的立项;
14.将“治未病”纳入执业医师考核。
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中医体质辨识
目前在医改形式的影响下,国家对基础公共服务投入的力度加大,但是基础公共服务项目大多存在服务不实的情况,如国家每年按照辖区人口总数拨付居民健康管理费用,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居民并没有享受到国家政策的实惠,只是利用国家的基金造就了一批弄虚造假的人员,利用国家的基金伪造资料,层层欺瞒,就65岁以上老人的健康体检很多流于形式。中医体质辨识在基层很少人知晓、很少人会做,而国家却每年给予大量经费支持,相反三级医院治未病中心的体质辨识工作做得相当娴熟,却无以施展,因为基层在做体质辨识工作时形成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坏印象,这样就更没有人愿意拿钱去做了。
感谢以下专家对意见征集工作的参与与支持!
云南省中医医院 陈燕溪
昆明市中医医院 冮顺奎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张晋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么丽春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 张红
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赵辉
三亚市中医院 张晓阳
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 邵建萍 胡浩宇 俞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郭文海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乔亚刚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 任永红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胡静
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 高红勤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冯晓纯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 刁鹏
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孙永东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谭桂军
浙江武义第一人民医院 杨光成
寄语:今天的“治未病”或许还是一个“问题小孩”,但我们相信在仁人志士的栽培下,在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成为“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