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
登录 / 注册
中医高校如何“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添加时间:2015-10-2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把握好社会需求与规模特色的关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把握好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促进学术进步与社会服务工作。
•把握好中医文化与育人的关系,促进形成良好的校风。
•把握好机遇与发展的关系,促进学校不断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校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要求。所谓特色,简单地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作为地方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如何在省内院校中办出特色,如何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某些方面形成优势?这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笔者认为高等中医药院校要想“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必须把握好下列四个关系。
把握社会需求与规模特色的关系
毫无疑问,办学首先会考虑到规模和效益,因为事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现行以生均为主的拨款制度,更迫使学校想方设法争取招生指标,扩大规模。但是,扩大规模不能随心所欲,必须以社会人才需求为依据,如果超过市场所需,产大于销,就会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反而对学校产生负面影响。即使是做到了以社会需求为依据,还必须从专业设置等方面考虑学校的办学特色,只有这样才能把规模、效益、特色有机的统一起来,把好高等中医院校的办学方向。
早在2000年,我校就率先提出了“中医中药为主,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除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专业外,先后增设了护理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物制剂、生物科学、制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英语等专业,现有26个本科专业。我们认为中医中药为主,不能简单以招生人数多作为标准,它同样可以体现在办学的层次和培养的质量上。发展中医药以外的专业,既有利于学科的交叉,促进中医药科学研究,也是对中医药院校办学规模的有益补充。
在学生就业与社会接轨方面,我们建立了招生计划的调控机制。按照立足市场,优化机构,提高质量的原则,依据社会需求调研结果,确定各专业招生计划。2012年7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医教育,郁结难解”的文章,在指出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提到我校中医毕业生工作的专业对口率超过70%。我认为就是得益于按社会需求办学这一工作思路。当有的院校仅中医专业本科年招生接近或超过1000人,为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叫苦不迭时,我校中医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两者招生的人数相加还不到600人,就业的压力自然就轻得多。
在培育特色方面,我校为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浅显易懂的中医科普课程——《科学走进中医》,给非医学类学生打上了深深的中医院校的烙印。为了培养中医传承型人才,我们在七年制中医专业中开设了何任班、重点加强中医基础、经典、临床能力、人文素养的教学与培养。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提出了“视学生为亲人”的理念,悉心对待每一位同学。
在教学内容上,根据社会工作岗位需要适时给予调整完善。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师生互动,开展PBL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注重形成性评价,先后出台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调动了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我们还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从2010年开始,先后通过了教育部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专业认证,大大提高了教学工作的规范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本科生招生数从2010年2079人发展到今年3154人,增幅达57.7%,但我校招生录取分数依然年年攀升。
2015年我校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线在浙江省属院校中文科名列第一、理科名列第三。这在全国中医院校中都是不多的。中医专业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近5年来一直稳居全国中医院校前3位,2012年、2014年均为第一。学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学生对学校满意度逐年提高。
把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作为高校重要职能之一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水平就难以得到体现。学科建设则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科学研究的方向和质量。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离。
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又都离不开人才这个关键因素,人才队伍既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也是科学研究活动的主体。为了发挥人才的关键作用,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近年来,学校制定了《高层次引进人才管理服务办法》、《人才柔性引进暂行办法》等文件,实施了“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引进计划”和“海内外学科(学术)带头人引进计划”,积极创造条件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大量招聘211、985高校和海外留学博士毕业生,不断改善人才师资队伍层次和结构;制订了《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实施办法》、《高层次人才遴选与培养办法》等文件,实施中青年教师发展支持计划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攻读学位、国内外访学、师带徒、高层次人才遴选等途径和方式大力开展人才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努力提升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为了鼓励教师及科研人员投入科学研究工作,学校出台了《科技奖励办法》和《科研业绩核算办法》。为了规范科研管理,科学推进学科建设,学校出台了《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和《学科设置目录》《学术期刊目录》等文件。
这些制度、政策和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我校的中医学、中药学先后成为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级学科,重中之重学科数量位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重点学科,我校共获得15项,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三位。我校的国家自然基金立项数从2009年的个位数不断攀升,近年来稳定在36项至46项之间,稳居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五至第七位。2011年,我校的科技成果“从毒瘀虚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增效减毒方案构建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在科技部创新人才示范基地评选的激烈竞争中,我校与天津中医药大学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中医药院校两所入选者之一,也是浙江省属高校唯一入选的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5年,我校李大鹏院士自主研制的“康莱特注射液”通过美国FDA评审,成为我国第一个被批准进入美国Ⅲ期临床试验的中药注射剂。
把握中医文化与育人的关系
大学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所谓文化,就是以文教化。在育人中,文化是一种熏陶、一种引领,对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发掘中医文化,既体现中医院校的特色,又能对育人发挥作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我校一直重视中医文化在办学中的作用。早在二十世纪末,在凝练校训时就充分考虑到中医院校的特点。我校“求本远志”校训既简明,又富有特色。“求本”,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原意为治病应透过表面现象,抓住并针对疾病内在的本质进行治疗;“远志”,原为中药名,意为志当存高远,寓锐意创新之意。“求本远志”校训具体体现为求实、求真、求是的学风,不畏难、不退缩、不浮躁的作风,艰苦奋斗、奋发图强、锐意创新的精神。“求本远志”是对我校几代人求实、创新精神的提炼,已成为学校的旗帜和灵魂。2009年在本科办学50周年之际,建成了浙江省中医药博物馆,分设医史馆、中药标本馆和校史馆,定期向公众开放,全方位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历史人物、事迹、资料、文献、图片、模型以及有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文化。
作为“立体直观的教科书,形象生动的大讲堂”,博物馆已经成为浙江省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展示窗口,传播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基地,许多政要和社会团体前来参观,给予好评。2014年在制定大学章程时,又明确了富有中医药特色和校训精神的校歌、校标、校旗,规定每年9月29日为校庆日。2015年又建成了中医药文化长廊,长100米,碑石91块,分走进中医、浙江特色、高等学府三大部分,展现了中医药名医流派、名著名篇、典故名胜等,成为校园文化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富春校区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中医药传统文化精髓,按照“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吸纳现代文明元素,致力于体现“中医药文化与山水诗意的融合”,并将中医药文化渗透到校园景观上。书卷形大门、校训石、时珍广场、仲景广场、太极中草药花圃、杏林主题园林以及各种以中医药元素命名的道路、亭台,处处折射出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底蕴。
在“求本远志”校训精神的鼓舞下,置身于这样的校园环境之中,师生员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形成,对完善人格和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近年来,在我校学生中不断涌现出充满爱心、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先进事迹。2011年10月19日清晨,一位青年学生在公交车上突然晕倒抽搐,学校研究生张娟等4位80后同学一起冲上去抢救病人,上演了一场爱心大接力,受到社会广泛好评。2014年7月22日,学校口腔专业女生郑雅雪面对地铁口突发心脏病倒地的老人,临危不惧,果断施救,被誉为最美天使。
把握机遇与发展的关系
二十世纪末,我校为解决校园狭小、校舍不足的问题,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在全国高校中率先采取“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置换、移址新建”的模式成功实施移址建校,成为全国高教园区第一家,对浙江省乃至全国高教园区的建设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全国各地的高教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新建高校的校园面积与办学规模也越来越大。与之相对,我校的校园面积又显不足,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加上2008年教育部颁发《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26号令),对独立学院的校园面积作出明确规定。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行二次创业。
为此,我们从2009年初开始,启动了学校的独立学院——滨江学院迁建工程,亦即富春校区的建设工作。先后完成了选址调研、规划设计、立项审批、资金筹措、工程建设等环节。如今,在美丽的富春大地,一所占地500亩,气势恢宏,建筑错落有致,功能布局合理,文化氛围浓厚,富有现代气息的大学校园拔地而起,并于今年9月17日顺利启用。富春校区的建成启用,使学校跨上了千亩校园的台阶,形成了一校两区的办学新格局,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
面对未来,国家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来说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学科专业设置与中医药的融合性,又要采取有力措施培育中医药学科优势,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先机,乘势而上,实现“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文/范永升)
•把握好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促进学术进步与社会服务工作。
•把握好中医文化与育人的关系,促进形成良好的校风。
•把握好机遇与发展的关系,促进学校不断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校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要求。所谓特色,简单地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作为地方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如何在省内院校中办出特色,如何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某些方面形成优势?这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笔者认为高等中医药院校要想“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必须把握好下列四个关系。
把握社会需求与规模特色的关系
毫无疑问,办学首先会考虑到规模和效益,因为事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现行以生均为主的拨款制度,更迫使学校想方设法争取招生指标,扩大规模。但是,扩大规模不能随心所欲,必须以社会人才需求为依据,如果超过市场所需,产大于销,就会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反而对学校产生负面影响。即使是做到了以社会需求为依据,还必须从专业设置等方面考虑学校的办学特色,只有这样才能把规模、效益、特色有机的统一起来,把好高等中医院校的办学方向。
早在2000年,我校就率先提出了“中医中药为主,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除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专业外,先后增设了护理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物制剂、生物科学、制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英语等专业,现有26个本科专业。我们认为中医中药为主,不能简单以招生人数多作为标准,它同样可以体现在办学的层次和培养的质量上。发展中医药以外的专业,既有利于学科的交叉,促进中医药科学研究,也是对中医药院校办学规模的有益补充。
在学生就业与社会接轨方面,我们建立了招生计划的调控机制。按照立足市场,优化机构,提高质量的原则,依据社会需求调研结果,确定各专业招生计划。2012年7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医教育,郁结难解”的文章,在指出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提到我校中医毕业生工作的专业对口率超过70%。我认为就是得益于按社会需求办学这一工作思路。当有的院校仅中医专业本科年招生接近或超过1000人,为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叫苦不迭时,我校中医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两者招生的人数相加还不到600人,就业的压力自然就轻得多。
在培育特色方面,我校为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浅显易懂的中医科普课程——《科学走进中医》,给非医学类学生打上了深深的中医院校的烙印。为了培养中医传承型人才,我们在七年制中医专业中开设了何任班、重点加强中医基础、经典、临床能力、人文素养的教学与培养。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提出了“视学生为亲人”的理念,悉心对待每一位同学。
在教学内容上,根据社会工作岗位需要适时给予调整完善。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师生互动,开展PBL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注重形成性评价,先后出台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调动了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我们还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从2010年开始,先后通过了教育部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专业认证,大大提高了教学工作的规范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本科生招生数从2010年2079人发展到今年3154人,增幅达57.7%,但我校招生录取分数依然年年攀升。
2015年我校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线在浙江省属院校中文科名列第一、理科名列第三。这在全国中医院校中都是不多的。中医专业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近5年来一直稳居全国中医院校前3位,2012年、2014年均为第一。学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学生对学校满意度逐年提高。
把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作为高校重要职能之一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水平就难以得到体现。学科建设则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科学研究的方向和质量。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离。
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又都离不开人才这个关键因素,人才队伍既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也是科学研究活动的主体。为了发挥人才的关键作用,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近年来,学校制定了《高层次引进人才管理服务办法》、《人才柔性引进暂行办法》等文件,实施了“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引进计划”和“海内外学科(学术)带头人引进计划”,积极创造条件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大量招聘211、985高校和海外留学博士毕业生,不断改善人才师资队伍层次和结构;制订了《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实施办法》、《高层次人才遴选与培养办法》等文件,实施中青年教师发展支持计划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攻读学位、国内外访学、师带徒、高层次人才遴选等途径和方式大力开展人才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努力提升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为了鼓励教师及科研人员投入科学研究工作,学校出台了《科技奖励办法》和《科研业绩核算办法》。为了规范科研管理,科学推进学科建设,学校出台了《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和《学科设置目录》《学术期刊目录》等文件。
这些制度、政策和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我校的中医学、中药学先后成为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级学科,重中之重学科数量位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重点学科,我校共获得15项,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三位。我校的国家自然基金立项数从2009年的个位数不断攀升,近年来稳定在36项至46项之间,稳居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五至第七位。2011年,我校的科技成果“从毒瘀虚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增效减毒方案构建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在科技部创新人才示范基地评选的激烈竞争中,我校与天津中医药大学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中医药院校两所入选者之一,也是浙江省属高校唯一入选的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5年,我校李大鹏院士自主研制的“康莱特注射液”通过美国FDA评审,成为我国第一个被批准进入美国Ⅲ期临床试验的中药注射剂。
把握中医文化与育人的关系
大学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所谓文化,就是以文教化。在育人中,文化是一种熏陶、一种引领,对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发掘中医文化,既体现中医院校的特色,又能对育人发挥作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我校一直重视中医文化在办学中的作用。早在二十世纪末,在凝练校训时就充分考虑到中医院校的特点。我校“求本远志”校训既简明,又富有特色。“求本”,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原意为治病应透过表面现象,抓住并针对疾病内在的本质进行治疗;“远志”,原为中药名,意为志当存高远,寓锐意创新之意。“求本远志”校训具体体现为求实、求真、求是的学风,不畏难、不退缩、不浮躁的作风,艰苦奋斗、奋发图强、锐意创新的精神。“求本远志”是对我校几代人求实、创新精神的提炼,已成为学校的旗帜和灵魂。2009年在本科办学50周年之际,建成了浙江省中医药博物馆,分设医史馆、中药标本馆和校史馆,定期向公众开放,全方位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历史人物、事迹、资料、文献、图片、模型以及有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文化。
作为“立体直观的教科书,形象生动的大讲堂”,博物馆已经成为浙江省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展示窗口,传播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基地,许多政要和社会团体前来参观,给予好评。2014年在制定大学章程时,又明确了富有中医药特色和校训精神的校歌、校标、校旗,规定每年9月29日为校庆日。2015年又建成了中医药文化长廊,长100米,碑石91块,分走进中医、浙江特色、高等学府三大部分,展现了中医药名医流派、名著名篇、典故名胜等,成为校园文化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富春校区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中医药传统文化精髓,按照“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吸纳现代文明元素,致力于体现“中医药文化与山水诗意的融合”,并将中医药文化渗透到校园景观上。书卷形大门、校训石、时珍广场、仲景广场、太极中草药花圃、杏林主题园林以及各种以中医药元素命名的道路、亭台,处处折射出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底蕴。
在“求本远志”校训精神的鼓舞下,置身于这样的校园环境之中,师生员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形成,对完善人格和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近年来,在我校学生中不断涌现出充满爱心、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先进事迹。2011年10月19日清晨,一位青年学生在公交车上突然晕倒抽搐,学校研究生张娟等4位80后同学一起冲上去抢救病人,上演了一场爱心大接力,受到社会广泛好评。2014年7月22日,学校口腔专业女生郑雅雪面对地铁口突发心脏病倒地的老人,临危不惧,果断施救,被誉为最美天使。
把握机遇与发展的关系
二十世纪末,我校为解决校园狭小、校舍不足的问题,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在全国高校中率先采取“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置换、移址新建”的模式成功实施移址建校,成为全国高教园区第一家,对浙江省乃至全国高教园区的建设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全国各地的高教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新建高校的校园面积与办学规模也越来越大。与之相对,我校的校园面积又显不足,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加上2008年教育部颁发《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26号令),对独立学院的校园面积作出明确规定。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行二次创业。
为此,我们从2009年初开始,启动了学校的独立学院——滨江学院迁建工程,亦即富春校区的建设工作。先后完成了选址调研、规划设计、立项审批、资金筹措、工程建设等环节。如今,在美丽的富春大地,一所占地500亩,气势恢宏,建筑错落有致,功能布局合理,文化氛围浓厚,富有现代气息的大学校园拔地而起,并于今年9月17日顺利启用。富春校区的建成启用,使学校跨上了千亩校园的台阶,形成了一校两区的办学新格局,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
面对未来,国家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来说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学科专业设置与中医药的融合性,又要采取有力措施培育中医药学科优势,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先机,乘势而上,实现“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文/范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