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
登录 / 注册
以考促学,中医经典能否回归
添加时间:2015-11-27 来源:健康报网
今年下半年,中医高等教育领域“回归中医经典”的呼声、行动此起彼伏。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启动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同期,首届全国《黄帝内经》大赛开赛。10月,成都中医药大学也启动了中医经典考级,并将于12月5日开考。另外,还有多所中医药高等院校表示将尽快启动中医经典考级工作……
愿望实现时 大师已遗憾离去
眼看着学校的中医经典知识等级考试从论证、出方案、出细则到近日正式启动,成都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江泳教授心里欣慰又伤感。“这是恩师最想看到的事情,但他却没来得及亲眼见证。”江泳口中的恩师,是我国中医界著名伤寒大家、首届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郭子光教授。一年前,正是这位埋首中医高等教育几十年的老专家最早呼吁进行中医经典考级。
“现在一些中医不仅面对患者不会说中医话,治疗干脆也直接开西药了。”去年10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召开的首届中医药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上,郭子光向媒体谈到了他对当下中医人才培养现状的担忧。他说,近些年在带研究生临床实习过程中,他深感其基本功普遍较差,一些常用方都写不出来,更谈不上背诵、理解中医典籍中的重要条文了。他建议,对在校学生加强中医经典典籍学习,夯实中医基础,还应该像考英语四六级那样,将中医经典知识进行分级考核。
江泳分析,恩师这番建议其来有自。郭子光曾经痛心疾首地表示:“经典学得好,药到病除;学不好,效果就差多了。而且,经典学不好,上临床时老师讲得再精彩、方子开得再好,学生也体会不到、学不来。”
如今,郭子光的期待变成了现实,他本人却已于今年5月辞世。
而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谷晓红看来,中医经典学习的淡化,几乎是中医院校教育的“胎带病”。“传统中医学习主要是通过师承方式,学生都是从小到医家学徒,先学国学经典,再背中医经典典籍、中药汤头歌诀等,经典烂熟于心时,老师再加以临床点拨、提升。”而院校教育则与这种临床+中医经典的传统学习方式相去甚远,经典学习不足于是成了中医院校教育的通病。因此,1962年,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第一届学生毕业时,就有了著名的“五老上书”。该校5位中医大师联名向中央反映中医院校教育存在的经典学习、临床实践不足等突出问题。
谷晓红说,就是要让“现代的更现代,传统的更传统”。因此,该校在全国率先推出中医等级考试,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名著为考试范围。考级共设一、两、三个等级:一级是熟练诵记经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证原文,并掌握其文义、医理;二级是在一级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经典理论的系统性和主要方证间的联系,并增加诵记相应原文;三级是在二级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经典理论的学术原理和临床应用思路,并增加诵记相应原文。“以考促背、以考促学,推动在业界形成学习经典、背诵经典的风尚,最终达到全面促进、提升中医专业人才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的目的。”
有学生读到博士还对经典不熟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宝贵的办公桌上,经常会放着一摞笔记本,那是他的博士生定期上交的由他指定的精读中医经典著作的笔记、心得。都博士生了,还需要这么严格地考核经典阅读吗?面对记者的疑惑,陈宝贵有些无奈:“就是有学生已经博士生了还对经典不熟啊!”在老一代名中医看来,这样的情形既荒谬又痛心,只能从根上抓起。
老先生是怎么学经典的?“听上点年纪的老师讲,经方大师刘渡舟老师每天早上洗漱完,都要用15分钟把《伤寒论》从头到尾背一遍。”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教师肖连宇满脸崇拜地说,该校创校之初的教师队伍,都是周恩来总理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名医,这些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师,无一不是对中医经典典籍原文信手拈来。
到底是哪些问题导致中医经典学习的淡化、失落?按理说,传统中医培养方式,平均5年基本可以出师了;现在中医本科教育也是5年,为什么即使是经过11年学习的博士,也很难达到传统培养模式下的中医经典掌握水平?专家分析,首先是课程设置、学时比例出了问题。当前,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本科生,5年总计2000学时。而据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这些课时被大量西医、公共课占据,留给中医经典的课时极其有限,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医经典相关课程大多不超过3门。
其次,目前基础教育中国学内容的薄弱也加重了经典学习的难度。有专家分析,中医与传统文化联系紧密,只有打下深厚国学基础,学起中医经典来才如探囊取物。“现在的问题是,不论古文还是中国传统哲学,都是学生的短板。这样的学生招进来,先得打国学基础,教学任务因此大大加重。”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翟双庆说。
同时,中医经典学习需要高级师资,而当前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师资,基本上都是院校教育出身,其对经典的掌握、理解程度,总体上呈递减趋势。如何充实熟悉中医经典、能结合临床实践进行中医经典教学的教师团队,成为困扰各个学校的棘手问题。
中医经典的强化,还受制于医疗大环境。“在学校学得再好,进入医院后,受大环境影响,还是会加速遗忘、散失。”谷晓红直言,从医院管理者的角度来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开中药不如开西药、做检查效益高。绩效考核制度不鼓励开汤药,中医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都倾向于更赚钱的诊疗手段。从医生评价体系来说,“不是在临床多看病、看好病的评价最高,而是要发表文章、要拿课题”。此外,谷晓红认为,前些年,中医界从大的组织架构上对临床医生进修、提升提供的渠道不多,不过“这一状况近年已有很大改观”。
不少专家认为,多所院校推出经典考级,可以说是一种对中医经典重视的回归,但这种回归方式颇有些无奈色彩。在浮躁、短视、逐利的环境下,要把学生摁在书桌旁学经典,考级可能是一种权衡后的“狡猾”选择,毋宁说也是一个“诱饵”。“你愿意下工夫学,就能多拿一个证,就能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多一分优势。”
熟谙经典 为医家成功之本
谷晓红经常会回忆起自己跟师著名中医温病学大师孔光一时的经历。“孔老师对温病学典籍实在是太熟了。常常是临床上来了患者,老师就会根据患者表现找到相应的经典段落背出来,并据此找到依据,对症下药。”她笑着说,“第一次跟师抄方后大家都吓一跳,回去赶紧猛学猛背。后来抄方,我们总是心惊胆战地备着老师随时提问‘这位患者根据哪一条来治’。有时候能想出来,有时候想不出来。想不出来老师就点拨,‘回去看看哪本著作的第几条’。回去一看,果然对了。”从1985年到1995年,谷晓红跟随恩师抄方整整10年。“如果说现在我的课还有点受欢迎,看病受患者肯定,都跟那段时间抄方、经典学习有关。”
谷晓红永远记得,老师年近古稀时,晚上还要伏案读经典。最记得那本《温病条辨》,薄薄的小册子,淡淡的绿色书皮,红色书名,书皮已经被无数次摩挲得边也毛了、皮也软了,老师仍乐此不疲地翻阅着。“他总告诉我,读着读着,反反复复,总有新的想法和领悟,常读常新。不断地悟啊悟啊,就到了新的境界。”
跟师孔光一的日子让谷晓红明白了,中医的诊疗思维只有通过对经典的学习才能构建,从经典中获取的治疗思路起码可以说是一种捷径,而且有效、可靠、安全。虽然看似是一个艰苦、漫长、繁复的过程,但从效果上看,其实是在抄近道。“不信你看,现在业内但凡医术高的,都对经典学得深、学得透,掌握得好。”
国医大师、中医体质学说创立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告诉记者,自己中医方面的成绩与亲密接触经典有根本关系。“我读研究生时,就学中医‘四大经典’。那时的老师都是传统师承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他们也不懂做实验、考外语。我们所有时间就是读经典、做临床。学生时代,我就写了《黄帝内经注释》等,那时的基础对我后来的研究非常重要。”王琦曾专门搜集资料对近现代112位名中医进行研究,总结他们的成才因素,写成论文《博极医源、勤于实践,乃能成大医》发表。文中提到,“在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后,感受最深的是所有著名医家成功要素中,熟谙经典为其本。”
王琦认为,现在大家都觉得学经典够不着临床,但临床上未知的东西很多,没有理论的支持,单靠背方子无法包打天下,“这就是道和术的区别”。
然而,在临床中,很多中医医生不熟悉经典照样开方子。对此,谷晓红认为,区别在于是不是在中医思维指导下开方。“一个方子,就像是与疾病对战,组成一个队伍,摆下一个阵形。按照中医思维,要辨证论治,抓主证、抓副证,用药讲究君臣佐使。不按照中医思维的方子呢,拿出来一看,这3味药是治疗流鼻涕的症状、这3味是治疗发高烧、这3味是止咳……他对照患者所有症状,根据中药科研已经证实哪几种中药对哪些症状有效,找几味对应的药物放进去,堆砌出来的方子,效果能一样吗?”因此,花大力气学经典,就是下工夫提升中医诊疗水平。
中医经典学习的另一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中医药创新的重要源泉。今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教授因青蒿素研究荣获诺贝尔医学奖。据了解,该研究中的关于青蒿素提取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其灵感就来自于中医经典著作《肘后备急方》。中医经典还被认为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渠道。谷晓红说:“西医的医学人文课是独立的,中医则是穿插在一系列经典中。比如《伤寒论》,从开篇序言时就在讲大医精诚,每一个医案、方子,都是一个医学人文故事。通过经典学习,可以穿越历史时空,跟大师对话,不仅得到技术,还有助于博雅人文素质的提升。”
经典翻红 仍需添柴加火
在院校教育纷纷刮起中医经典风的同时,临床领域的许多有识之士也开始了自觉的中医经典学习。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有些医院的中青年中医师自发组成本学科的中医经典学习小组或短期培训,进行定期、不定期学习、提升等。特别是在微信等社交平台推出后,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在线交流、学习也开始兴起。中医经典翻红,已形成一个趋势。不少受访专家表示,未来要做的,就是为这一趋势添柴加火扫除障碍。
“就院校教育来说,我们能做的是通过教学改革助推。”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胡鸿毅表示,加快推进经典考级的同时,要大力整合课程设置、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比如,经典学习时间不够,就为它挤时间。把一些可以课下自学或者网络学习的课程,压缩到课堂学习之外。经典背诵方面,提要求、推考级即可,课堂不是简单知识授受,而是带着问题点拨。同时,通过加大临床实践,进行经典中理论与实际临床的结合,在临床中悟,事半功倍。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改的一大亮点是,充实提升教师队伍。一方面,改革教师评价体系,通过多种鼓励、考核措施增加现有教师在经典教学方面的业务能力提升。另一方面,“我们不问职称、不问文凭、不问出身,只看医术、医德,全球招聘特聘教师。”该校校长徐安龙表示,中医的生命在于临床,学经典的意义在于临床,为学生提供临床水平高的老师,才能与经典教学形成良性互动。
多位专家提出,重振经典,更有赖于医改中出台更有利于提升诊疗水平的政策、措施。因为无论是对医学教育,还是对医生的医疗行为来说,具体的医院管理方式、政策,还是终极指挥棒。
“今天我们做的,不管是考级、知识大赛、教改,都只能说是尽量在未来的中医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要发芽、长大,今后还需要不断浇水、施肥。”谷晓红说,希望更多人意识到这颗种子的意义,帮助它长成参天大树。
愿望实现时 大师已遗憾离去
眼看着学校的中医经典知识等级考试从论证、出方案、出细则到近日正式启动,成都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江泳教授心里欣慰又伤感。“这是恩师最想看到的事情,但他却没来得及亲眼见证。”江泳口中的恩师,是我国中医界著名伤寒大家、首届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郭子光教授。一年前,正是这位埋首中医高等教育几十年的老专家最早呼吁进行中医经典考级。
“现在一些中医不仅面对患者不会说中医话,治疗干脆也直接开西药了。”去年10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召开的首届中医药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上,郭子光向媒体谈到了他对当下中医人才培养现状的担忧。他说,近些年在带研究生临床实习过程中,他深感其基本功普遍较差,一些常用方都写不出来,更谈不上背诵、理解中医典籍中的重要条文了。他建议,对在校学生加强中医经典典籍学习,夯实中医基础,还应该像考英语四六级那样,将中医经典知识进行分级考核。
江泳分析,恩师这番建议其来有自。郭子光曾经痛心疾首地表示:“经典学得好,药到病除;学不好,效果就差多了。而且,经典学不好,上临床时老师讲得再精彩、方子开得再好,学生也体会不到、学不来。”
如今,郭子光的期待变成了现实,他本人却已于今年5月辞世。
而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谷晓红看来,中医经典学习的淡化,几乎是中医院校教育的“胎带病”。“传统中医学习主要是通过师承方式,学生都是从小到医家学徒,先学国学经典,再背中医经典典籍、中药汤头歌诀等,经典烂熟于心时,老师再加以临床点拨、提升。”而院校教育则与这种临床+中医经典的传统学习方式相去甚远,经典学习不足于是成了中医院校教育的通病。因此,1962年,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第一届学生毕业时,就有了著名的“五老上书”。该校5位中医大师联名向中央反映中医院校教育存在的经典学习、临床实践不足等突出问题。
谷晓红说,就是要让“现代的更现代,传统的更传统”。因此,该校在全国率先推出中医等级考试,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名著为考试范围。考级共设一、两、三个等级:一级是熟练诵记经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证原文,并掌握其文义、医理;二级是在一级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经典理论的系统性和主要方证间的联系,并增加诵记相应原文;三级是在二级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经典理论的学术原理和临床应用思路,并增加诵记相应原文。“以考促背、以考促学,推动在业界形成学习经典、背诵经典的风尚,最终达到全面促进、提升中医专业人才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的目的。”
有学生读到博士还对经典不熟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宝贵的办公桌上,经常会放着一摞笔记本,那是他的博士生定期上交的由他指定的精读中医经典著作的笔记、心得。都博士生了,还需要这么严格地考核经典阅读吗?面对记者的疑惑,陈宝贵有些无奈:“就是有学生已经博士生了还对经典不熟啊!”在老一代名中医看来,这样的情形既荒谬又痛心,只能从根上抓起。
老先生是怎么学经典的?“听上点年纪的老师讲,经方大师刘渡舟老师每天早上洗漱完,都要用15分钟把《伤寒论》从头到尾背一遍。”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教师肖连宇满脸崇拜地说,该校创校之初的教师队伍,都是周恩来总理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名医,这些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师,无一不是对中医经典典籍原文信手拈来。
到底是哪些问题导致中医经典学习的淡化、失落?按理说,传统中医培养方式,平均5年基本可以出师了;现在中医本科教育也是5年,为什么即使是经过11年学习的博士,也很难达到传统培养模式下的中医经典掌握水平?专家分析,首先是课程设置、学时比例出了问题。当前,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本科生,5年总计2000学时。而据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这些课时被大量西医、公共课占据,留给中医经典的课时极其有限,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医经典相关课程大多不超过3门。
其次,目前基础教育中国学内容的薄弱也加重了经典学习的难度。有专家分析,中医与传统文化联系紧密,只有打下深厚国学基础,学起中医经典来才如探囊取物。“现在的问题是,不论古文还是中国传统哲学,都是学生的短板。这样的学生招进来,先得打国学基础,教学任务因此大大加重。”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翟双庆说。
同时,中医经典学习需要高级师资,而当前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师资,基本上都是院校教育出身,其对经典的掌握、理解程度,总体上呈递减趋势。如何充实熟悉中医经典、能结合临床实践进行中医经典教学的教师团队,成为困扰各个学校的棘手问题。
中医经典的强化,还受制于医疗大环境。“在学校学得再好,进入医院后,受大环境影响,还是会加速遗忘、散失。”谷晓红直言,从医院管理者的角度来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开中药不如开西药、做检查效益高。绩效考核制度不鼓励开汤药,中医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都倾向于更赚钱的诊疗手段。从医生评价体系来说,“不是在临床多看病、看好病的评价最高,而是要发表文章、要拿课题”。此外,谷晓红认为,前些年,中医界从大的组织架构上对临床医生进修、提升提供的渠道不多,不过“这一状况近年已有很大改观”。
不少专家认为,多所院校推出经典考级,可以说是一种对中医经典重视的回归,但这种回归方式颇有些无奈色彩。在浮躁、短视、逐利的环境下,要把学生摁在书桌旁学经典,考级可能是一种权衡后的“狡猾”选择,毋宁说也是一个“诱饵”。“你愿意下工夫学,就能多拿一个证,就能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多一分优势。”
熟谙经典 为医家成功之本
谷晓红经常会回忆起自己跟师著名中医温病学大师孔光一时的经历。“孔老师对温病学典籍实在是太熟了。常常是临床上来了患者,老师就会根据患者表现找到相应的经典段落背出来,并据此找到依据,对症下药。”她笑着说,“第一次跟师抄方后大家都吓一跳,回去赶紧猛学猛背。后来抄方,我们总是心惊胆战地备着老师随时提问‘这位患者根据哪一条来治’。有时候能想出来,有时候想不出来。想不出来老师就点拨,‘回去看看哪本著作的第几条’。回去一看,果然对了。”从1985年到1995年,谷晓红跟随恩师抄方整整10年。“如果说现在我的课还有点受欢迎,看病受患者肯定,都跟那段时间抄方、经典学习有关。”
谷晓红永远记得,老师年近古稀时,晚上还要伏案读经典。最记得那本《温病条辨》,薄薄的小册子,淡淡的绿色书皮,红色书名,书皮已经被无数次摩挲得边也毛了、皮也软了,老师仍乐此不疲地翻阅着。“他总告诉我,读着读着,反反复复,总有新的想法和领悟,常读常新。不断地悟啊悟啊,就到了新的境界。”
跟师孔光一的日子让谷晓红明白了,中医的诊疗思维只有通过对经典的学习才能构建,从经典中获取的治疗思路起码可以说是一种捷径,而且有效、可靠、安全。虽然看似是一个艰苦、漫长、繁复的过程,但从效果上看,其实是在抄近道。“不信你看,现在业内但凡医术高的,都对经典学得深、学得透,掌握得好。”
国医大师、中医体质学说创立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告诉记者,自己中医方面的成绩与亲密接触经典有根本关系。“我读研究生时,就学中医‘四大经典’。那时的老师都是传统师承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他们也不懂做实验、考外语。我们所有时间就是读经典、做临床。学生时代,我就写了《黄帝内经注释》等,那时的基础对我后来的研究非常重要。”王琦曾专门搜集资料对近现代112位名中医进行研究,总结他们的成才因素,写成论文《博极医源、勤于实践,乃能成大医》发表。文中提到,“在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后,感受最深的是所有著名医家成功要素中,熟谙经典为其本。”
王琦认为,现在大家都觉得学经典够不着临床,但临床上未知的东西很多,没有理论的支持,单靠背方子无法包打天下,“这就是道和术的区别”。
然而,在临床中,很多中医医生不熟悉经典照样开方子。对此,谷晓红认为,区别在于是不是在中医思维指导下开方。“一个方子,就像是与疾病对战,组成一个队伍,摆下一个阵形。按照中医思维,要辨证论治,抓主证、抓副证,用药讲究君臣佐使。不按照中医思维的方子呢,拿出来一看,这3味药是治疗流鼻涕的症状、这3味是治疗发高烧、这3味是止咳……他对照患者所有症状,根据中药科研已经证实哪几种中药对哪些症状有效,找几味对应的药物放进去,堆砌出来的方子,效果能一样吗?”因此,花大力气学经典,就是下工夫提升中医诊疗水平。
中医经典学习的另一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中医药创新的重要源泉。今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教授因青蒿素研究荣获诺贝尔医学奖。据了解,该研究中的关于青蒿素提取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其灵感就来自于中医经典著作《肘后备急方》。中医经典还被认为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渠道。谷晓红说:“西医的医学人文课是独立的,中医则是穿插在一系列经典中。比如《伤寒论》,从开篇序言时就在讲大医精诚,每一个医案、方子,都是一个医学人文故事。通过经典学习,可以穿越历史时空,跟大师对话,不仅得到技术,还有助于博雅人文素质的提升。”
经典翻红 仍需添柴加火
在院校教育纷纷刮起中医经典风的同时,临床领域的许多有识之士也开始了自觉的中医经典学习。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有些医院的中青年中医师自发组成本学科的中医经典学习小组或短期培训,进行定期、不定期学习、提升等。特别是在微信等社交平台推出后,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在线交流、学习也开始兴起。中医经典翻红,已形成一个趋势。不少受访专家表示,未来要做的,就是为这一趋势添柴加火扫除障碍。
“就院校教育来说,我们能做的是通过教学改革助推。”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胡鸿毅表示,加快推进经典考级的同时,要大力整合课程设置、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比如,经典学习时间不够,就为它挤时间。把一些可以课下自学或者网络学习的课程,压缩到课堂学习之外。经典背诵方面,提要求、推考级即可,课堂不是简单知识授受,而是带着问题点拨。同时,通过加大临床实践,进行经典中理论与实际临床的结合,在临床中悟,事半功倍。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改的一大亮点是,充实提升教师队伍。一方面,改革教师评价体系,通过多种鼓励、考核措施增加现有教师在经典教学方面的业务能力提升。另一方面,“我们不问职称、不问文凭、不问出身,只看医术、医德,全球招聘特聘教师。”该校校长徐安龙表示,中医的生命在于临床,学经典的意义在于临床,为学生提供临床水平高的老师,才能与经典教学形成良性互动。
多位专家提出,重振经典,更有赖于医改中出台更有利于提升诊疗水平的政策、措施。因为无论是对医学教育,还是对医生的医疗行为来说,具体的医院管理方式、政策,还是终极指挥棒。
“今天我们做的,不管是考级、知识大赛、教改,都只能说是尽量在未来的中医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要发芽、长大,今后还需要不断浇水、施肥。”谷晓红说,希望更多人意识到这颗种子的意义,帮助它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