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 登录 / 注册
打破围墙回归中医教育之本
添加时间:2016-01-0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参照西医教育模式建立了中医药高等院校,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问题仍然不少。西医指导下的教育方法不适合中医药学生培养。”

    日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中医临床特聘专家聘任仪式上,腹针发明人和腹针疗法创始人薄智云道出了目前中医药界教育存在的关键问题。当前的院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中医院校教育该如何突围,中医药人才该如何培养?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始了探索。
    难题

    中医教育要回归中医之本

    薄智云坚信国医大师邓铁涛的理念:“中医药是宝库,一部分在经典,一部分在名老中医。”他相信中医药的发展,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千百年来最为核心的要义是疗效。但遗憾的是,当前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临床与教育脱离,科研与教育脱离”。甚至许多授课老师不在临床一线,又如何能理论结合实践地传授中医药知识。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表示:“在我接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之前,当时教育部副部长王立英专门叮嘱我要根据中医药的规律,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医药事业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中医药人事聘任与考核制度。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我上任后就马上开始遍访名医。”

    上任后第一年,徐安龙拜访了几乎所有健在的国医大师,如邓铁涛、朱良春、路志正、陆广莘、程莘农、唐由之、颜正华、王玉川、吴咸中、颜德馨、郭子光、张灿玾、张琪、张学文、苏荣扎布等。另外,对于民间有很高医德和医术的大医,他也登门拜访过,如陕西渭南农村的名医孙曼之和山东济南千佛山中的民间灸疗医生刘文利等。

    几乎所有他拜访过的名医大师都很重视中医药人才教育问题,反复对他讲,中医教育一定要回归中医之本,一定要坐正中医的位,一定要找回中医的魂,一定要以临床为核心,不懂临床的人去教中医,肯定是空对空。

    破解

    打破高校围墙引进临床大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始主动打破高校围墙,通过制度创新主动让院校对接临床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聘请的48位临床教师将帮助提升学生和该校中青年讲师的业务能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谷晓红说:“我们不唯学历,不唯年龄,只唯医德、医术,本着海纳百川、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在人才选拔和队伍建设制度上大胆改革,开展了中医临床特聘专家的遴选项目。”

    2015年6月9日,学校通过官网和官方微信发布了关于“遴选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临床教授”的通知,面向全球海选。经过申报材料的初审、学科评议组会和专家委员会的评审三个阶段,遴选出48名候选人。正式确定聘任48位专家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批中医临床特聘专家。这些专家中有国医大师、省级的名老中医药专家、省级优秀青年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和教育部的新世纪人才,也有不少来自民间的中医高手。

    谷晓红告诉记者,临床特聘专家分为讲座专家、临床专长类及学科带头人三个类型,其中讲座专家的工作重点为开办选修课或系列讲座,参与学校的医疗工作。临床专长类的工作重点为临床实践工作,并不定期举办讲座。学科带头人的工作重点为促进学科建设,开办选修课或系列讲座,参与学校的医疗工作。

    不久前,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四所中医药高校签署合作协议资源共享,到如今聘请专家作为校内特聘临床教授。最近一段时间,北京中医药大学连连出招,深入探索教育培养模式。

    一位参会代表告诉记者,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探索已经起航,他期望更多更好的政策尽快出台,支持更多人才迈入中医药大门。

    “当前我国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我感到北中医的春天提早了一些。”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禹震说。北京中医药大学已经上路,其他院校是否做好了准备?

主办单位: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
地     址:北京市房山区广阳中路绿地启航国际15号楼1206室

邮      编:102400

京ICP备150107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