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 登录 / 注册
“供给侧改革”推动中医药发展
添加时间:2016-02-1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近期, “供给侧改革”横空出世,成为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主要针对的是产能过剩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更给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逆向思维方法。

    我们过去的思路,一直强调“辨证论治”,强调“靶点医学”,很多医疗从业者的思路都是“医生病人围绕病来转”,有了心脏病就有治疗心脏病的药,有了各种手术,有了各种医疗器械,形成了一个广阔的市场,从需求到市场,再从市场到产品。但“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恰好给我们一个逆向思维的途径,通过改变“供给”来有效的引导医生、病人及病人家属对待生命的态度,对于中医药来说这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结合中医药的特点,我们在“供给侧”有很大的作为空间,譬如现代老百姓看中医门诊次数要远远低于西医门诊,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缺乏中医师,尤其是缺乏好的中医师,一个好的中医师会吸引很多病人的到来,以至于好疗效好的中医号相当难挂。中医药在未来要想很好地发展,就必须增加中医执业人员的数量,就必须增强中医执业人员的质量。中医多了,可供百信选择的机会也就多样化了,自然就能拉动需求,增加中医药治疗疾病覆盖面。

    另一方面,中医药一直强调“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说文解字》对“未”的解释是“味也”,并说“六月,滋味也。象木重枝葉也”,五六月的时候正当时树木茂盛,枝叶重重之时,这时的果实自然是还没有成熟的,所以“未病”可以直译为“没有成熟”的病,只要疾病还没发展到要进医院,要打针吃药都可以是未病阶段,可以说几乎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没有成熟的病”,如果在疾病还未成熟就扼杀了,那就不需要实施治疗,因此人民在这个层面上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这也是这几年“养生热”之所以火的原因。中医如何在“治未病”这个需求存在的情况下,把需求变现为“需求量”将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也能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如何在“供给侧”提供更多的确实有效的选择将决定“治未病”走的成功不成功,“治未病”的成败与否将直接决定我们到底是“上工”还是“下工”。

    在全国人民消费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供给就成为“治未病”的一个关键因素了,在前面提出的培养更多的中医师,培养更好的中医师基础上,恐怕还需要对中医原来具有的“汤药、丸、散、膏、丹”等剂型、“针、灸、按摩、导引、房中、吐纳、练功”等方法进行深入挖掘,并创新形式,增强各种方法的简便性,把人民对“治未病”的需求转化成实际行动,转化成经济效益,最终达到全民健康的目的。现代的“创新”“创业”,养生、健康管理等行业的兴起,将无形地推动中医药的“供给侧”改革,也将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活力,值得我们鼓励和借鉴。

主办单位: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
地     址:北京市房山区广阳中路绿地启航国际15号楼1206室

邮      编:102400

京ICP备150107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