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 登录 / 注册
中医药发展需完善机制,破解难题
添加时间:2016-03-1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3月8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医卫界第二次联组会议召开。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结合实践,对如何进一步深化医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各抒己见。其中数位委员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基层医疗机构合格的专业人员数量与能力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多次参加全国政协基层调研和实地考察,他发现基层中医人才缺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医疗需求;基层中医专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能掌握西医诊断并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的专业人员过少,中医特色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等问题明显。

为此,曹洪欣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国家与地方联动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方案,明确国家与地方责任,完善政策机制,加大专项经费支持,激励中医专业人才向基层流动。同时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工作机制,有效衔接人才培养与使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全面建设中医人才队伍,实现人人享有中医医疗保健,实现以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为主导,常见病、慢性病与重大疾病防治中西协同,疾病康复医疗为核心的发展目标。

“希望能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增补有关扶持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内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说,他多次提出政府要提高对中西医结合工作的认识。他建议国家标准委把中西医结合专业提升为一级学科,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学历教育,同时,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西医学习中医的系统培训工作,明确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应允许其在中医和西医各临床科室开展医疗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黄传贵一直很关注传统医药发展,他建议,加大传统医药的开发、研究,在民族民间医药中寻找新药是一个捷径。民间医学带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家传性、保守性、非系统性、非理论性,但有实践性、可行性、简便性、经济性和有效性,是老少边穷地区民间医疗保健的主要方法,“山里人生了病,有时一根针、一把草、一味药就能治好,这就是民间医药的生命力。”

“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建设健康中国之梦,中国的医改就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医改之路,中国特色的医改之路必须坚持中西医并重,重视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之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顺天德中医医院院长王承德在发言中特别强调,中医中药不能分家,而目前的中药管理涉及多个部委。在药物评审方面,存在中药按照西药标准进行评审的现象。药品主管部门限制院内制剂的使用,要求做临床、毒理等试验,重新申报,花费大量人力、财力、时间,堪比新药审批之难,把院内制剂逼上绝路。

“中医药审批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也注意到了。”对于王承德委员提出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吴浈现场回应,希望会后和有关专家进一步交流,并把委员们提出的有关问题带回去讨论,努力做到尊重中医药理论,避免用西医理论评判中药。他表示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有关专家讨论,进一步完善中药审批相关政策。

听了委员们的发言,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多年来医卫界委员们一直高度关注中医药发展。委员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法(草案)》中已有所涉及,关键是要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中医药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及相关政策。

主办单位: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
地     址:北京市房山区广阳中路绿地启航国际15号楼1206室

邮      编:102400

京ICP备150107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