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中医专家门诊火爆、在村卫生室就能做中医诊疗项目已是常态,“中医热”得益于中医服务体系的全覆盖。
近日,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省长王晓东、常务副省长黄楚平分别在不同会议上明确要求,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湖北建设中的作用,打造中医药强省。
湖北用一系列政策,将打造中医药强省这项“省级战略”落到实处。
加强政策引领 全省掀起“中医热”
全国名中医、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陈如泉的甲状腺病门诊,一天看70人已是家常便饭。今年79岁的陈如泉深刻感受到,近年来,把中医作为看病首选的患者越来越多,年轻人也不例外。中医药依靠其显著的疗效吸引了不少“铁粉”。医学院校中医专业的学生增多,中医院的院内制剂以及冬病夏治活动一年比一年火。
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一家乡镇卫生院的国医堂,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患者来这里做艾灸等中医药诊疗项目,湖北着实掀起了“中医热”。
但变化不是偶然的。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主要领导多次明确要求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湖北建设中的作用,打造中医药强省。一系列事关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法规、文件密集出台,使中医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湖北省发展中医条例》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该省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中医药发展的实施意见》《湖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十三五规划》等的相继实施,构建了湖北省中医药发展的系统化政策体系,明确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和实施路径,中医药事业成为省级发展战略。
“近年来,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文件绝大部分都是省委省政府印发的,这说明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省级战略’正式形成!”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杨云彦如是说。
近日,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决定在全省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再建设100个示范国医堂,也是落实《湖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重大举措之一。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保障下,该省县级以上中医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就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国医堂1512个,覆盖率达71.49%;9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1%的乡镇卫生院、72%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全省共建设70个国家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取得690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县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93家,民营中医医院53家,床位4万余张,中医从业人员4万余人,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覆盖城乡。
发挥中医药特色 为深化医改出“良方”
近年来,中医药正凭借特有优势为走进深水区的医改提供攻坚克难的“良方”。
日前,湖北首个中医紧密型医联体——湖北省中医院医疗集团成立。湖北省中医院牵手12家县级中医医院,推进分级诊疗,促进优质资源下沉,逐步实现管理上打通,医疗技术上看齐,教学与科研资源共享。
湖北省中医院院长涂远超表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是基层医院普遍面临的问题,该集团将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再到集团内基层医院流通,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力求破解基层中医人才匮乏难题。此外,该集团将实现特色中药院内制剂在集团内各医院间流通,使基层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优质的中医药品。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张晋表示,医联体的成立是湖北省深化医改过程中的中医实践,该省通过医改政策引导,支持中医药服务的快速发展。
据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统计,2016年全省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年平均门诊费用为197元,比同级综合医院低19.7元;平均住院费用5676.7元,比同级综合医院低3047.2元。该省还出台鼓励中医药服务特殊政策,使新农合范围内中医药有关费用的报销比例提高了5%~10%,将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和院内中药制剂纳入新农合、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报销范围;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增加中成药品种补充目录。
统筹推进 迈向中医药强省
目前,湖北正着手《湖北省发展中医条例》等政策法规的修订,尽快让中医药法在湖北落地生根。该省还积极推动建立中医药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研究解决全省中医药发展的重大问题;谋划建立健全中药管理体系,从种植、加工、生产、流通、使用等全领域统筹协调推进中医药发展。
打造“中医药强省”,就是要将支撑“省级战略”的一系列规划、文件落到实处。接下来,湖北省将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鼓励开展社会办中医等多个方面,实现中医药全面融入医改,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和中医药健康养老试点,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驱动,培养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
同时,该省将以2018年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纪念为契机,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和经典传承,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