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建立的智慧健康医疗信息平台,打通了全员网格人口信息库、居民健康档案库、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等基础数据,目前已接入143家医疗机构和368家药店的个人医保消费数据,每日采集六大类数据近180万条。大数据平台正全面助力慢病管理工作,为宜昌慢病患者织就一张智慧防护网。
■信息统计更精准
脑梗死患者刘小平(化名)近日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出院。该院工作人员通过大数据平台报送了患者的所有信息。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公卫科负责人余洁说:“所有操作均实现无纸化,避免手工填写和多次转录,快速、便捷、准确。”
该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智能直报页面自动采集患者基本信息,接诊医生填写诊断信息后,生成慢病报告卡,公卫医生审核后自动上报。据近一年的网络报卡质量统计,24小时报卡及时率达到100%,同时避免了多次转录过程中造成的人工差错。
借助平台,除原有的传染病、死因、肿瘤、心脑血管事件监测外,全生命周期所有疾病均可监测分析。
■家庭管理智能化
48岁的慢病患者刘峰近日在家里接受了家庭医生刘双丽的随访。“血压114mmHg/82mmHg,坚持低盐饮食,保持运动。”刘双丽叮嘱道。在宜昌城区,像刘双丽这样的家庭医生团队还有160个,他们配备了家庭医生智能随访包,包里有平板电脑、电子血压计、血糖仪等,随访收集到的数据会实时同步到居民的健康档案里,为后期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提供数据依据。
从刘峰手机里的微信公众号“小薇社区”可以看到刘峰借助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所有记录。其中,2016年11月8日和2017年1月18日的舒张压均为92mmHg,分别以红色标注。“红色标注就得引起重视,每天最关注的就是健康状态。”刘峰说。
■信息交换无缝隙
前不久,宜昌市西陵区乌龟背社区70岁的高良秀老人到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被确诊为高血压,近日转诊到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医生邹丽萍通过大数据平台很快就了解了高良秀的病情。
在大数据平台上,综合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联动,使慢性病患者从发现、追踪到建档、管理各环节信息互通。一名普通的高血压患者,一旦到综合性医疗机构就诊,被诊断为高血压,其信息就会被自动分拣到对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会主动追踪联系患者,在尊重其意愿的前提下与之签约,为其建立专病档案,并提供随访、体检、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服务。
如果家庭医生在日常随访中发现患者病情有变,会通过信息平台向综合性医疗机构发出转诊信息。专科医生进入大数据平台即可了解患者的详细情况,做好应对准备。
宜昌市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还建立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整合诊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监测、健康体检等信息,为市民建立从出生到终老的全程、动态、连续的电子健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