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河北省石家庄市确定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主要任务是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近年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石家庄市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以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为目标,积极探索中医药工作新模式和新路径,全面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深化改革示范效应,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和创新成果,有效激发并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中医药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强化一个理念
中医的根在基层、中医的魂在基层。石家庄市卫生计生委坚持“基层中医化,中医基层化”的理念,从转变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人员的思想观念入手,通过学习先进经验宣传、典型示范引领等方式,克服基层人员重西医轻中医的思想,扭转中医没有效益的论调,坚定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信心。同时始终把中医药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创建了一批中医药特色优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就是让中医药发展成果惠及基层群众。
落实两个主体
理念要得到贯彻,必须压实政府主体责任和部门协同责任。石家庄市高度注重顶层设计,将中医药事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工作。市政府成立了“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石家庄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市建设规划(2016-2020年)》《石家庄市加快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16-2030年)》等政策文件。石家庄市连续五年把“试验区”建设列入《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各级财政累计补助中医专项经费达到1.4亿元。近期,石家庄市还要建立由主管市长担任召集人的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
今年8月,石家庄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印发了《石家庄市深化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了8个方面18条中医药发展扶持政策。例如加大中医药事业财政投入力度,实行财政预算单列,对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财政给予专项补贴;实行医保中医药报销倾斜政策,中医医院住院起付标准比同级综合医院住院起付线降低100元,报销比例在原报销基础上提高3%;对市、县中医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空出的编制优先招聘紧缺型中医药人员,探索推行县域中医药人员“县管乡用”制度。
探索三个模式
从2012年开始,石家庄市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开展了“国医堂”、“国医馆”建设,探索“一堂一馆”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着力打造集中医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中医药综合诊疗服务区,使患者在享受到优质中医药服务的同时,又能感受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目前,全市5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2个乡镇卫生院建成了“国医堂”,1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了“国医馆”。
针对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力量薄弱的现状,石家庄市整合现有公共卫生资源,采取“五个依托”,探索促进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途径,探索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模式。依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慢性疾病人群中医药健康宣教与干预指导,依托健康指导员团队开展中医药健康宣教与健康生活方式指导,依托医疗机构孕妇学校开展孕产妇中医健康知识宣教和干预指导,依托妇幼保健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妇女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依托家庭医生团队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医药服务在综合医院处于边缘地位。为此,石家庄市在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综合中医药创新发展模式。参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医堂”建设经验,先后在4所市级综合(专科)医院高标准建设了中医门诊、中药房、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室,集中设置中医文化氛围浓厚的“国医堂”。在2所市级医院开展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协作试点”,中医药人员参与查房和疑难病症会诊。
建立四个机制
建立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与保障,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第一资源。石家庄市完善人员招聘标准,广泛开展市、县、乡、村四级师承教育,每年选拔50名基层中医药骨干到市中医院进行3个月脱产临床跟师进修。开展基层中医药人员全员培训,累计培训1.3万余人次。同时,优化中医药人才职称评定条件,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时,外语、计算机不作为申报条件,论文和科研成果不作为必备条件。创新基层岗位使用管理,空出岗位优先聘用基层中医药人员。
建立中医药服务协作机制。为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2013年,石家庄市成立了以市中医院为龙头的市级中医联合体,成员单位已发展到52个,充分发挥市中医院人才、技术、管理优势,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工作的开展。遴选84名副高以上职称的中医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担任“首席中医师”。在赞皇县、元氏县、行唐县、井陉县开展了紧密型中医医联体建设试点,由县级中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
建立中医药信息化支撑机制。石家庄市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开展了智慧“国医堂”建设试点,探索整合型、集约化“国医堂”服务模式,功能涵盖中医特色电子病历、辅助开方、辅助诊断、名老中医知识库、远程诊疗、远程教育、中医药健康管理等,并与上级中医院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国医堂”服务效率。
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承机制。石家庄市中医院创建成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3个县级中医院被确定为“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在石家庄电视台开办了“国医大讲堂”栏目,累计受益群众达40余万人次。深入开展八段锦千人师资培训,不断扩大中医药在群众中间的知晓度和信任度。借助新媒体开通了“石家庄中医药”微信公众号,权威发布中医药政策和健康养生知识。市卫生计生委、市教育局印发了《石家庄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实施方案》,提升中小学生的中医药健康素养。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任重而道远。石家庄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决策部署,以《中医药法》实施为契机,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继续发挥先行先试、示范引领的作用,聚焦重点求突破,注重内涵补短板,提升质量惠民生,努力让城乡居民享受到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中医药服务,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健康中国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