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中医药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宝琴介绍,全省已有中医医院170家,比“十一五”期间增长20%;中医药人才增加幅度较大,国医大师、省级名老中医已有200多人;中医医院诊疗量已经占到全省医院总诊疗量的15.8%,高于全国水平。此外,陕西还在80%的乡镇社区建立了中医馆,今年力争实现全覆盖。
陕西是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历代名医辈出,中草药资源丰富,素有“秦地多名医,秦地无闲草”之说。“但没有发挥出与陕西中医药资源相适应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月22日,陕西省政协2018年首次月度协商座谈会聚焦“加快中医药振兴发展”话题,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切实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动陕西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打造“秦药”品牌进行协商议政。
“要促进中医药服务城乡全覆盖,使群众享受到价格优惠、疗效显著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省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陕西省委专职副主委马鹏程建议,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快落实“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等规定,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作用,推进中医临床研究。
“振兴‘秦药’品牌,首先要健全机构。”省政协委员、陕西医药控股集团总经理李西乾提出,由省卫计委牵头,由发改、财政、质监等部门和陕西中医药大学一起组成“秦药保护开发委员会”,作为“秦药”品牌建设的工作机构,积极开展全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结合农业观光旅游、脱贫攻坚,制定中药材区域生产规划;建立健全“秦药”药材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
省政协医卫体委副主任、林业厅副厅长唐周怀建议,将林下中药材种植业作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推动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推进中药材原料基地建设,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中药配方颗粒,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实际,也更容易国际化推广。”省政协委员、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院长刘海静透露,2016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年销量已突破100亿元,且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成为医药行业中最具活力的细分行业之一。她呼吁,陕西抢抓机遇,快速发展中药配方颗粒产业。
针对中医药监管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省政协委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药物与化工学院院长刘玉凤建议,政府应成立中医药振兴发展协调机构,将现代医药与传统医药分开管理;行政部门要守住安全底线,鼓励企业使用现代科技进行生产、检验,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大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陕西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会的陕西省副省长冯力军在回应委员建议时表示,省政府将认真研究吸纳委员意见建议,以全面建成中医药强省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大力破解中医药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壮大中药产业,健全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努力实现人人共享中医药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