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是中部人口大省,中医药法实施以后,安徽百姓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日趋旺盛,“加强中医药服务”被摆在了条例中的重要位置。中医药法实施三年以来,安徽省在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上下功夫,在提升优质资源运行效率上探新路,在推动中医药服务拓展延伸上想办法,取得了扎实的成效。
依法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
在安徽省,针灸、拔罐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受到群众欢迎,无论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样的三级中医医院,还是各个县的中医馆院,都能见到等待中医治疗的群众在诊疗室里排起长龙的场景。
中医药法实施以后,安徽省以公立中医医院为主阵地的区域中医药服务网络正在不断完善。形成了以82所公立中医院为主体、197个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中医科为支撑、1662个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为基础、809个民营中医机构为补充的城乡中医药服务网络。86.2%的乡镇卫生院和80.9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馆,336个重点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开展家庭医生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医签约数462万人,占签约服务总数的25.06%。这是安徽省在中医药法实施三年后交出的答卷。
强化公立中医医院功能定位的同时筑牢城乡基层网底,安徽将中医药服务网络铺向全省的每个角落。
在宣城市宣州区,中国风建筑装修的中医馆不仅是乡镇卫生院一道亮丽风景,还在改变着老百姓的就医观念,“中西医结合,慢性病选中医”成为宣州区许多百姓看病就医的新选择。
在淮北市濉溪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按要求设置中医科室,配备诊疗设备并有中医医师坐诊,引进中医药适宜技术,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火罐、熏洗、穴位注射、小针刀、敷贴等中医药方法辨证治疗常见病、多发病。
在安庆市怀宁县, 200余个村卫生室均设有中医诊疗科室,能够开展4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方法,大多数村卫生室能开展中成药服务,少数村卫生室能开展中药饮片服务,中药饮片100余种。
……
可以看到,中医药法的实施,将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红利带给了百姓。
依法提升优质资源运行效率
作为首批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中医药法实施以后,安徽省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在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等方面主动作为,做到同步推进不缺位、落实政策有倾斜,有力地提升了中医医疗资源运行效率。
安徽省率先启动了县域医共体试点。在县域内由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分别牵头,联合乡镇、村医疗机构组建2个以上紧密型医共体,统筹县域内基本医保资金和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实行按人头总额预算,交由医共体包干使用,医共体内部分工协作、利益共享,医共体之间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共同为县域群众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全面健康管理。
以天长市为例,当地由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两家县级医院分别牵头,与16家乡镇医疗机构、152个村卫生室,按照自愿组合、双向选择原则,组建了2个县域医共体,实现县域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全覆盖。目前,安徽省开展县级中医医院医共体工作的县域,已实现群众全面健康管理全覆盖。
此外,安徽省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城市医联体改革。支持三级中医院“技术+管理”双下沉,与县级中医医院开展紧密型合作。鼓励城市中医医院以治未病和慢病健康管理为切入点,牵头组建城市医联体。推动中医专科专病联盟建设。组建安徽省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联盟、皖南地区高血压中医药联盟等2个慢病中医药健康管理平台,探索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借力信息化手段,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服务功能完善、与群众需求相适应、中医药特色鲜明的慢病健康管理模式,打造慢病防治领域的中医药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还实施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的激励政策。中医药法实施以后,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扩大中医药服务有效供给,增进群众看中医的获得感,在38个县域启动中医药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试点。通过改革医保中医药支付方式、实施差异化补偿政策,将门诊中医优势病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合理核定住院中医优势病种定额标准,同时提高医保基金支付比例,降低个人自付比例,将中医药优势病种经济学比较优势,转化为拉动中医医院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积极性和患者的获得感。
一组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安徽省中医医院门诊病种试点共有26392例患者受益,初步实现了患者负担能减轻、医保基金可承受、中医药优势得发挥的改革预期,从供需双侧拉动了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
依法推动中医药服务拓展延伸
在安徽省肥西县官亭镇中心卫生院中医康复科,每天都有不少群众前来进行康复治疗。作为该县重点扶持的特色科室,这里已经成为当地群众治病的首选。该院中医康复科自成立以来,每年的就诊量都有近万人,而且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中医药法实施以后,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和康复中的优势作用,推动具备基础的中医医院依托技术和品牌优势,与社会力量合作拓展养老康复、健康旅游等服务,是安徽省为群众送上的又一份健康“礼包”。
此外,安徽省还积极应用新技术,创新服务模式。
去年10月,亳州市利辛县汝集镇卫生院迎来一位新“医生”,它就是“智能助医”辅助诊断系统。这位“医生”可不简单,它学习了相关医学专业教材、临床指南和经典病例等,掌握了大量医学知识,并在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中取得了超过合格线96分的成绩。
“智能助医”是安徽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该省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效率,创新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模式的民生工程。在日常工作中,它能为坐诊医生提供鉴别诊断。在完成病人主诉、现病史、症状及预诊断后,只需点击AI 辅诊按键,“智能助医”便会根据患者的主诉、现病史、症状自动给出准确的诊断,以及用药、检查等等建议,以便医生进一步诊疗,大大提高了基层医院的诊断准确率。
此外,在安徽省中医院建设的影像云远程医疗平台,可以实现全省1200多家医疗机构的联网,由省内1600名影像专家开展远程影像诊断、会诊。疫情期间,平均每天开展远程影像业务3000多例,共为8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了20多万例远程影像会诊服务。
谈及未来的规划,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董明培表示,安徽省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持续推动中医药法、《安徽省中医药条例》实施,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改革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