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
登录 / 注册
浙江:示范基地促中医药健康旅游业发展
添加时间:2016-02-2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年前,浙江省旅游、卫生、农业等有关部门联合命名2015年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到目前为止,浙江省已有中医药生态旅游、中医药人文旅游、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等三大类传统医药健康旅游业三批示范基地共21个。浙江省提出:要在示范基地引领下,抱团发展全省传统医药健康旅游业,为浙江中医药文化养生产业发展和实现旅游“万亿产业”做出贡献。
旅游与中医药产业结合的范例
浙江是中医药大省,也是旅游大省,4年前就开展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建设,这一跨行业的建设发展项目走在全国前列。
2015年10月,浙江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意见》明确:浙江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以发展中医药生态经济、弘扬中医药文化为重点,打造特色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形成一批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通过整合全省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机构、中药企业和老字号药店、名胜古迹及中药材种植基地、植物园、药膳馆等资源,规划开发浙东、浙南、浙西、浙北浙中中医药特色旅游路线。并提出:推进以中医药为载体的特色小镇和特色街区建设。建设一批涵盖中医养生、医疗、康复、养老服务和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等产业相融合的中医药特色小镇和特色街区,以此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集聚、创新和升级。
浙江发展传统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首先从示范基地标准化建设抓起。
浙江省旅游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李伟钢介绍:“开展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是浙江将旅游与中医药产业相结合的成功范例。这一建设是浙江把‘吃、住、行、游、购、娱’这旅游六要素与‘养、疗、康、学’中医药四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示范基地为核心,结合区域内的中医院等机构,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拓旅游市场。”
为切实规范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的认定,浙江省旅游、卫生、农业主管部门联合推出《评定办法》,对中医药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养生保健旅游示范基地分别制订实施细化、量化的评定标准。浙江规定: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不搞“终身制”,而是实施年度动态管理、3年1次复核的制度,对复核不达标的,取消其“示范基地”资格。
擦亮中医药健康旅游金名片
浙江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中医药资源,以传统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为重要推手,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已初见成效。该省第一、二批共9个示范基地认定3年来,旅游人次平均增幅达46.13%,相关经济收入平均增加41.41%,扩增中药材种植园区620余亩,形成了高质量的铁皮石斛(仿野生棵植)、灵芝、红豆杉等珍稀药材种植基地,同时开展养生保健服务6.5万余人次。
传统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颇受广大游客青睐,得益于各个示范基地不断擦亮各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金名片”。
生态旅游,领略中草药丰富内涵
位于群山环抱的浙江省磐安县“浙江环大盘山中医药生态旅游基地”,为道地药材“浙八味”中5味药物的原产地,占地3万余亩,药材资源1092种,包含了原生态中医药养生游和百丈潭、花溪、历史文化村等自然景区,并建造300亩的大盘山药用植物园以及中药材博览馆,这里已成为浙江最大的中医药生态观光区。
2013年被命名为首批“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之一的“寿仙谷有机国药养生园”,坐落于浙江武义县“中华老字号”寿仙谷药业基地。记者所见,这个景色迷人的生态养生园集中医药文化养生体验、中医药科普教育、有机国药仿野种植观光、中医药养生餐饮为一体,园内设“有机国药展示中心”和药师亭、本草亭、生长池、仙草还魂、孢子云雾等众多景点以及占地50余亩种植1000余个品种的“中草药植物园”。此园也是浙江中草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首家种质资源库,慕名来到此地观光旅游并领略中医药科普知识的络绎不绝。
养生旅游,体验中医药保健魅力
在金元时代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故里义乌市赤岸镇,有座占地三四百亩、颇具江南园林风格的“中华养生丹溪文化园”。文化园内的春香桥、鹤望轩、爱仙亭、松鹤范、望塔、滋阴阁、麒麟坛、百草园和丹溪墓等,处处与中医药养生文化息息相关,给游客传递着“丹溪学派”系列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
浙江的中医药养生旅游,景区颇多:山清水秀的“缙云县西红花养生园”,有100亩西红花与紫米轮作基地、300亩其他药材种植及高山果园和万羽西红花药鸡放养园等。每年慕名而来吃药膳、避暑、尝花、购买养生保健品等游客6000余人,年创产值600余万元。兰溪市诸葛八卦村种植百余种中药220亩,推出观赏识别中药材、猜中药谜和现做现卖传统配方制作的保健食品等服务项目,3年来每年经济收入以两位数增长。温州泰顺县玉龙山氡温泉,开发露天温泉中医药养生系列泡浴和药膳系列菜肴。
人文旅游,传承中医药文化
杭州建国南路中医街,为全国首个中医药特色产业街区,此街以中医诊疗功能为核心,开设“名中医诊所”和养生会所、健康大药房、名医专科门诊等。并辅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包括设计布置中医秘方馆、名医发展博物馆;开设中医药体验馆、中医药历史文化馆、健康养生大讲堂等。该街充分整合了社会资本与中医药行业优质资源,突出中医药人文旅游,创新发展了中医药文化产业格局。
温州市中医院在景山风景区创办了“普安中医药文化养生基地”,建起温州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百草园和中医养生保健康复院区。杭州“方回春堂”聘请名老中医80余名坐诊,每年举办方回春堂传统膏方“非遗”项目膏方节。宁波易中禾仙草园、湖州德泰恒大药房的中医药人文旅游,也都别具一格。
绘就中医药健康旅游新蓝图
《浙江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浙江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其中健康旅游列入中医药产业发展重点领域之一,要求健康旅游行业发展水平在全国领先。
浙江一批又一批涌现的传统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集聚态势和地域特色,为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已有较好基础。
浙江规划开设的5条中医药特色旅游线路,将以杭州都市区为核心,以宁波、温州、金华(义乌)三大都市区为三大增长极,逐步形成浙西浙南山区健康养生、浙东沿海健康制造、浙北平原健康休闲三大传统医药特色旅游产业带。要求各条旅游线路各有侧重,独树一帜。浙西、浙南传统医药旅游,将充分发挥山区生态环境优势,打造以健康旅游与健康养老、体育健身、健康服务为重点的健康旅游产业体系。浙东沿海突出海洋生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海洋生物为特色的药品和健康食品研发制造,开发以海洋休闲养生为特色的海洋旅游,发展集中医药医疗、保健、养生于一体的沿海健康旅游产业链。浙北平原的传统医药健康旅游以休闲产业为主,将向高端化、国际化发展。
现在,浙江的传统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如舟山依托海洋旅游打造传统医药旅游先进区;磐安县正在规范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园区;千岛湖畔的淳安县,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建设传统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奉化、桐庐等县(市)创建特色健康小镇等。
浙江提出“十三五”期末健康产业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传统医药健康旅游业列入其中。
旅游与中医药产业结合的范例
浙江是中医药大省,也是旅游大省,4年前就开展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建设,这一跨行业的建设发展项目走在全国前列。
2015年10月,浙江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意见》明确:浙江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以发展中医药生态经济、弘扬中医药文化为重点,打造特色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形成一批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通过整合全省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机构、中药企业和老字号药店、名胜古迹及中药材种植基地、植物园、药膳馆等资源,规划开发浙东、浙南、浙西、浙北浙中中医药特色旅游路线。并提出:推进以中医药为载体的特色小镇和特色街区建设。建设一批涵盖中医养生、医疗、康复、养老服务和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等产业相融合的中医药特色小镇和特色街区,以此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集聚、创新和升级。
浙江发展传统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首先从示范基地标准化建设抓起。
浙江省旅游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李伟钢介绍:“开展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是浙江将旅游与中医药产业相结合的成功范例。这一建设是浙江把‘吃、住、行、游、购、娱’这旅游六要素与‘养、疗、康、学’中医药四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示范基地为核心,结合区域内的中医院等机构,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拓旅游市场。”
为切实规范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的认定,浙江省旅游、卫生、农业主管部门联合推出《评定办法》,对中医药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养生保健旅游示范基地分别制订实施细化、量化的评定标准。浙江规定: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不搞“终身制”,而是实施年度动态管理、3年1次复核的制度,对复核不达标的,取消其“示范基地”资格。
擦亮中医药健康旅游金名片
浙江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中医药资源,以传统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为重要推手,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已初见成效。该省第一、二批共9个示范基地认定3年来,旅游人次平均增幅达46.13%,相关经济收入平均增加41.41%,扩增中药材种植园区620余亩,形成了高质量的铁皮石斛(仿野生棵植)、灵芝、红豆杉等珍稀药材种植基地,同时开展养生保健服务6.5万余人次。
传统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颇受广大游客青睐,得益于各个示范基地不断擦亮各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金名片”。
生态旅游,领略中草药丰富内涵
位于群山环抱的浙江省磐安县“浙江环大盘山中医药生态旅游基地”,为道地药材“浙八味”中5味药物的原产地,占地3万余亩,药材资源1092种,包含了原生态中医药养生游和百丈潭、花溪、历史文化村等自然景区,并建造300亩的大盘山药用植物园以及中药材博览馆,这里已成为浙江最大的中医药生态观光区。
2013年被命名为首批“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之一的“寿仙谷有机国药养生园”,坐落于浙江武义县“中华老字号”寿仙谷药业基地。记者所见,这个景色迷人的生态养生园集中医药文化养生体验、中医药科普教育、有机国药仿野种植观光、中医药养生餐饮为一体,园内设“有机国药展示中心”和药师亭、本草亭、生长池、仙草还魂、孢子云雾等众多景点以及占地50余亩种植1000余个品种的“中草药植物园”。此园也是浙江中草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首家种质资源库,慕名来到此地观光旅游并领略中医药科普知识的络绎不绝。
养生旅游,体验中医药保健魅力
在金元时代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故里义乌市赤岸镇,有座占地三四百亩、颇具江南园林风格的“中华养生丹溪文化园”。文化园内的春香桥、鹤望轩、爱仙亭、松鹤范、望塔、滋阴阁、麒麟坛、百草园和丹溪墓等,处处与中医药养生文化息息相关,给游客传递着“丹溪学派”系列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
浙江的中医药养生旅游,景区颇多:山清水秀的“缙云县西红花养生园”,有100亩西红花与紫米轮作基地、300亩其他药材种植及高山果园和万羽西红花药鸡放养园等。每年慕名而来吃药膳、避暑、尝花、购买养生保健品等游客6000余人,年创产值600余万元。兰溪市诸葛八卦村种植百余种中药220亩,推出观赏识别中药材、猜中药谜和现做现卖传统配方制作的保健食品等服务项目,3年来每年经济收入以两位数增长。温州泰顺县玉龙山氡温泉,开发露天温泉中医药养生系列泡浴和药膳系列菜肴。
人文旅游,传承中医药文化
杭州建国南路中医街,为全国首个中医药特色产业街区,此街以中医诊疗功能为核心,开设“名中医诊所”和养生会所、健康大药房、名医专科门诊等。并辅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包括设计布置中医秘方馆、名医发展博物馆;开设中医药体验馆、中医药历史文化馆、健康养生大讲堂等。该街充分整合了社会资本与中医药行业优质资源,突出中医药人文旅游,创新发展了中医药文化产业格局。
温州市中医院在景山风景区创办了“普安中医药文化养生基地”,建起温州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百草园和中医养生保健康复院区。杭州“方回春堂”聘请名老中医80余名坐诊,每年举办方回春堂传统膏方“非遗”项目膏方节。宁波易中禾仙草园、湖州德泰恒大药房的中医药人文旅游,也都别具一格。
绘就中医药健康旅游新蓝图
《浙江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浙江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其中健康旅游列入中医药产业发展重点领域之一,要求健康旅游行业发展水平在全国领先。
浙江一批又一批涌现的传统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集聚态势和地域特色,为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已有较好基础。
浙江规划开设的5条中医药特色旅游线路,将以杭州都市区为核心,以宁波、温州、金华(义乌)三大都市区为三大增长极,逐步形成浙西浙南山区健康养生、浙东沿海健康制造、浙北平原健康休闲三大传统医药特色旅游产业带。要求各条旅游线路各有侧重,独树一帜。浙西、浙南传统医药旅游,将充分发挥山区生态环境优势,打造以健康旅游与健康养老、体育健身、健康服务为重点的健康旅游产业体系。浙东沿海突出海洋生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海洋生物为特色的药品和健康食品研发制造,开发以海洋休闲养生为特色的海洋旅游,发展集中医药医疗、保健、养生于一体的沿海健康旅游产业链。浙北平原的传统医药健康旅游以休闲产业为主,将向高端化、国际化发展。
现在,浙江的传统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如舟山依托海洋旅游打造传统医药旅游先进区;磐安县正在规范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园区;千岛湖畔的淳安县,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建设传统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奉化、桐庐等县(市)创建特色健康小镇等。
浙江提出“十三五”期末健康产业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传统医药健康旅游业列入其中。